01
许多离开昆明的人,最怀念的就是那里的气候,怀念那里不需要空调的夏天,不需要暖气的冬天,和一碗热腾腾的米线。
02
四季如春的气候和高原明媚的阳光,还带给了昆明另外一个名字——“亚洲花都”。
如果你去过斗南花市,你会知道,那里才是你想象中的花卉市场。
人们肩上扛着成捆的小山似的花,花市上挨挨挤挤的分不清是人还是鲜花,鲜花是论斤卖的,还有一盆盆多肉可爱得挤在一起任人观赏……
没有一个人能不带走一朵花地走出斗南花市。

云南大学的教学楼前春日海棠落英缤纷,
昆明市的市花山茶也在春天花开似锦,太和宫金殿前更有400年的古山茶花树。

而位于禄劝县马鹿塘的400亩野生杜鹃则偏爱山野,在高高低低的山头上涂抹色彩。

翠湖和西山公园的荷花随风起舞,风动荷香满园。
03
若说一座城和一个人的缘分,提起昆明,就会想起汪曾祺。
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有许多人独钟爱汪曾祺冲淡写意又带着生活之趣的文风,爱之入骨。
曾经有一个人对汪曾祺这样说:“你这不是在写小说,而像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写人物对话要贴着人物写。”
这个人是汪曾祺的老师沈从文,西南联大的教授,中国差一点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许多人,因为汪曾祺,因为西南联大那段光辉无两的历史,翻山越水驾车行千里来到昆明,只为看看这座城市。
汪曾祺曾用这世上最好的句子描述了上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求学、工作的生活——昆明的鲜花、昆明的鲜果、昆明的美食、昆明的茶馆,尽管贫穷,却依然无比生动、有趣的昆明生活画卷。
早起吃米线,下午逛茶馆,鲜花论斤卖,昆明各种香甜的果子,让人唇齿留香的各类菌子、鸡枞、定胜糕……
在昆明生活的七年,是汪曾祺一生难以磨灭的七年。他用他的笔触留给了后人一个无比亲切、自然、舒适的昆明。
滇越铁路和米轨在这座城市里延伸,曾经的贫穷、侵略和浮华也都曾在这座城市上演,西南联大永远光辉不朽。
04
去昆明必做的十件事
· 去翠湖转一转 ·
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来昆明,一定要去翠湖公园转一转。和普通的城市公园不一样,翠湖有着昆明城的灵魂,也有着昆明人的生活。
· 去滇池看一看 ·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昆明三面环山,南濒滇池(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坐拥绝美的湖光三色。
“在昆明没见过海,滇池就是海”,昆明人会这样说。
冬天的时候,会有成千上万的海鸥飞来滇池过冬,滇池就更像海了。去昆明的时候,一定记得要去看看滇池的万顷波光,跟可爱的海鸥们合个影!
· 去西南联大的旧址看一看 ·
西南联大,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这里,沈从文在这里,朱自清、胡适、闻一多、陈寅格……如果列出一长串的名单,你会发现,可能改变了整个中国命运的一大半人都在这里。
西南联大,曾经在最艰难困苦的抗战时代,为中国孵化了半壁江山的人才,这里的许多师生,后来就是他们做出最卓越的学术研究,甚至重塑了战争过后破漏不堪的中国。
他们是杨振宁、华罗庚、邓稼先、汪曾祺……等等,不胜枚举!
· 去文林街的酒吧喝杯酒 ·
这里是昆明的酒吧一条街,夜里一定要来这里转一转。
昆明人的慢生活也在文林街的酒吧里,酒吧很多都有现场乐队驻唱,气氛刚好,在昆明的夜晚适合喝一杯喜欢的酒,听一首喜欢的歌。
· 逛斗南花市 ·
昆明的斗南花市,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人们送出去的鲜花十支里有七支都来自斗南。
· 去陆军讲武堂 ·
· 去云南大学走一走 ·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校园内为民国风建筑,整个校园素雅宁静。
”建筑是会说话的艺术“——漫步在云南大学的校园,看着百年老建筑偎红倚翠,看着校园里匆匆的学生身影,会让人心绪悠远而绵长。
· 去吃各种各样的米线 ·
昆明米线的种类实在太多了:菊花米线、豆花米线、鸡丝米线,白米线、红米线、紫米线……到了昆明,一定要去地道的铺子各种米线都尝一尝!
豆花米线是一定要吃的,柔韧的米线搭上爽滑的豆花,加各种料一起干拌!菊花米线,米线清亮的汤里有瓣瓣菊花;还有鸡丝米线……不说了,吞口水!
去吃一锅汽锅鸡,熟烂的鸡肉,鲜美的鸡汤,开盖的一刻香气扑鼻而来,小心烫!
去吃饵丝、饵块
去吃汪曾祺说的各种果子点心
去昆明吃饵丝、饵块,喝当地的鲜花酸奶,吃鲜花饼,还有各种果子!云南一年四季产各种水果,果子又大又甜,饱你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