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LICIOUS
书接上回,聊到单身的我喜欢吃面...突然想到几年前的那句网络流行语: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结果今天就有人说帮我留意合适的女孩,所以我好好地一篇美食类的小文,成了招亲的了?

我想新疆人无不喜欢吃大盘鸡的,而我对于用其菜汁拌面更是无比喜爱。我也是从小吃到大,我家门口有一家更是吃了数年,不知现在是否还在营业。如今西北菜在北京也是遍地开花,菜量大,异域风味加之烧烤的普及,新疆菜馆更是聚餐与喝酒吃肉的常用备选之一。出名的有新疆驻京办,巴州驻京办,巴依老爷等,但是要说大盘鸡做的最好吃的,我还是最喜欢人大西门的“品质伊犁”。
虽说品质伊犁近年来实在是太火了,排队一小时都不一定吃得上,也被人诟病萝卜快了不洗泥,品质一再下降,但是我却依然忘不了他家的大盘鸡和酸奶,相对于他家的烤串,鸡翅和馕炒肉,还是大盘鸡拌面更合我的胃。

臊子面是陕西的特色,在西二旗这边工作生活久了,这边的陕西菜馆实是不少。但是要说臊子面做的最好吃的,还得是我小区附近益民市场内的一家档口做的。老板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说话总是很简练,要说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第一次去他家时,我说:老板,辣子给我多来点。老板给了我一勺新出锅的辣油,说:吃这个,这个香。再加上一份潼关肉夹馍,很简单的一餐,但是因为老板的辣子做的实在是好吃,让我去益民市场吃饭的时候选他家的次数最多。
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益民市场的美食广场也数月没有开门了,不知道老板在家过的怎么样,损失大不大,等营业了,我愿意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一顿吃两碗面!

提起烩面,谁都应该知道这是河南的地道美食,作为粮仓大省,能在河南占据一席之地的烩面,没有足够的特色是不可能的。
俗话说:厨师的汤,唱戏的腔。一碗地道的烩面一定要有上好的汤,用羊肉和羊骨熬制数小时出来的汤才叫合格,辅以羊肉,海带丝,豆腐丝,木耳香菜以及鹌鹑蛋,因其用料丰富与讲究,更是与滋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我在北京吃过最好吃的烩面,还得数木樨地的“松香园”。要说这家也是一奇店,店里卖河南烩面和三门峡市的灵宝烧饼和灵宝羊肉汤,想必老板是河南人,但是他家最出名的反而是出了北京便不常见的羊蝎子。
于我而言,若是自己一人去吃,必是老三样:烩面,两个灵宝烧饼外加一盘炒合菜。

总说兰州拉面,这是不对的,应该叫兰州牛肉面,由回民马保子发扬光大的。讲究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然而,大街上常见的所谓兰州拉面...其实是青海人开的,和安徽牛肉板面多是河北人所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多人说这种面食应该味道都差不多,多数人都是为了上班的日子为了填饱肚子吃而已。但是细究的话,无论是街边的小店还是著名的东方宫,都不如我无意中在护国寺附近发现的“来一碗”好吃。
很不起眼的街边小店,但是一日三餐乃至夜宵都可以从这解决。24小时营业,如果是早上来,来这吃饭的有附近的街坊,上工的快递小哥和睁开惺忪睡眼的学生,充满了人间烟火气。除了牛肉面还有一些清真风味的早点,更是有豆腐脑,糖油饼和牛肉包子。牛肉面更是及其标准,拉面师傅无论是韭叶,二细,毛细,宽面还是荞麦棱,均是信手拈来,只要你点,马上就做好下锅。撒上店里做的辣子和比别家又多又好吃的牛肉,切成大块更过瘾,没想到能在一家面馆体验到入口即化的牛肉口感。

燃面是四川宜宾的特色小吃,因其油性大,举火点之即燃,谓之燃面。
要说精于美食之道的人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陈晓卿老师,走南闯北拍摄中,更是体验了众多地道美食。有一次发微博说饿了正好在外卖看到附近有一家卖燃面的,吃了以后觉得根本不是那个味道,污了宜宾燃面的名声。我留言评论是哪家店好吃,更巧的是陈晓卿老师马上回复转发并评论之:宣武门那边的“宜宾驻京办”,一口能飞到岷江边。并形容排队的食客坐在大堂气鼓鼓的在吹刘海儿。
燃面7元一两,更是有多种味道,建议每种只点1两,这样可以多尝试一些味道,但是最经典的素燃面和荤燃面千万别落下。满口留香,碳水爱好者的福音。

要说能代表重庆美食的,很多人想到的必然是火锅,当年GAI爷的那句:“老子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更是传唱大江南北。然而对我而言,火锅固然好,但是接受度最高的还是小面,而对于重庆本地人而言小面更是可以一日三餐均可食之的美食。
接触过很多重庆人,总说离开了重庆便再也不吃小面了,因为实在是没有那个味道,为了进入北方市场,想必是味道上做了妥协。就算是最出名的胖妹面庄,创始店更是重庆小面50强排名前几的存在,北京北新桥店的味道也是和重庆两路口总店有所区别的。
饮食就是这样,没了那个环境,炊具,原材料和做饭的人,味道相去千里。小面在重庆也是千店千味,可能某些人的心头好就是小区对面那家,每个人口味不一,对一家店的评价也就褒贬不一了。
但从我的舌头来看,最接近我在重庆吃过的味道(重庆小面50强里面我吃过差不多10家)要数安定门内的“重庆老街小面”。极小的一个店面,毫不起眼,甚至专门为了去吃都有可能错过。但是进去后发现装修还是很有特色的,有一股复古的味道,墙上更是挂着许多重庆土语。
来碗干拌豌杂面,再点一份小酥肉或是单加一份肥肠,我想你会爱上这个味道。
当然除了在外面吃的那些,还有一些味道是无法在外面吃到的,更是家中长辈所做为最佳。我想每个人无论觉得自家长辈手艺多差,都有几样能拿得出手的,尤其是北方,必然有面条,更是在外吃不到的味道,在外求学工作多年,每一回家,更是想让家里提前备好,就等人到家一起下筷子了。
对我而言,许多面我都会自己做,如:红烧牛肉、炸酱面、麻酱凉面、油泼面、炒面、番茄意面、豆角焖面、榨菜肉丝面、番茄鸡蛋面、茄子肉丁面......而且味道说实话还挺好吃的。
但是依然忘不了家里夏天吃的麻酱凉面,冬天吃的热乎乎的打卤面和没胃口时老妈做的那碗鸡蛋挂面。有机会的话,来我家试试我做的面,平淡家常味,保证让你吃出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