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快看这条朋友圈里的景色太美了吧!!!
真的诶,绝了!这是哪儿?
绿岛~绿岛~来吧,安排上!

行程:高雄—池上—台东—绿岛
对大海充满好奇的孩子,即便在咕隆咕隆的火车上也无法停止视线的角逐:
#01
风吹呀吹,池上的什么飘呀飘
三个人

下午两点,我们吃上了“池上饭包”
饭包简史

便當是外來語,飯包才是正港本土話
池上饭包是台东县池上乡的特产,之所以称其为特产,则必有其特点:
必须是使用池上米
用木盒装盛
乾式便当
对于上述三个特点,1和3我在当时是没有多大特别感受的,而“会呼吸的木盒”确实吸引了我的目光,使用木盒的原因可详见上图的“好吃秘诀”~
吃饱喝足后就溜了
溜达溜达就到了
伯朗大道
池上的稻田飘呀飘
三个人

伯朗大道起初是因为伯朗咖啡得此称呼,而近年来游客渐多则是由于金城武在此处拍摄的广告所带来的旅游效应。
ps:广告中稻田是绿绿的,而我们这次恰好碰上秋收时节,金黄的稻田与之相比更添丰收的喜乐。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注:图2中的树被称为“金城武树”
(拍照的人超多,我们不凑热闹,溜了)
看见上图,或许你会说伯朗大道只不过就被几片稻田所环绕而已(我也这么认为),只是靠那明星效应吸引了一堆没见过“世面”的游客前来拍拍稻子照照树。但是何谓“世面”呢?如果说物以稀为贵便是世面,而稀与贵是相对的,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那每个人的世面也是有所区别的。山城里长大的孩子,喜欢看海,享受大海的波涛声;海边长大的小孩,则想着进入山林,感受树荫蔽日,于他们两者而言,“见过世面”恰好完全相反。
我想的是愿意来这伯朗大道看稻田的人,
他们的“世面”便是这片田地:
伯朗大道




我相信当时眼前那一片片的稻田便是我们难得能够拥有的世面。
#02
夜晚黑黑的,但有着亮亮的


那吸引我们来的是什么呢?既不是台东黑黑的夜晚,也非集市的氛围,而是在街头艺人的音乐浸染下的点点亮光——热气球纸灯(好像热气球在台东挺出名的?)
三个人

当然除了亮亮的热气球,更亮的还有我们~
星星 猪仔 草莓
#03
绿岛到了,为何疲惫不堪

上船前:
从富冈码头到绿岛的距离在地图上看来并不算太远,也就50min的船程
航行了一会儿:
浪花一片片直击船窗,船身则随着海浪忽高忽低,船舱内惊叫声一阵阵,或害怕(讨厌失重感)或兴奋(享受50min的“弹跳小飞象”)?
航行过程中:
海浪依旧,摇晃不止,只是船内再无过多声响除了某种动静...(悄悄告诉你:乘客们几乎都吐了一下下:)或许这就是太平洋的威力吧)
下船后:
疲惫...疲惫...还是疲惫

消除疲惫,精力充电ing
到了绿岛的海边,内陆的小孩又见识了世面,用小孩子的语气便可描写为“看那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成群结队的海鸥越过海面,隐入地平线” 这不算诗意的表达,却勾勒出了我们骑着电动车在小巷子口初见它时那片刻场景:

此幅图并未抓拍到海鸥,各位不需费力寻找
我们喜欢海
也喜欢它的风在我们的发梢回旋
惹得那头发凌乱
看那海边的三个小傻妞~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巷口处的海只是我们环岛之行的第一站,沿着海岸,我们突突突地骑着“机车”(我就暂且这么称呼它),吹着海风,看着海景,远方的灯塔忽远忽近地出现在屏幕里:
于是便来到了——绿岛灯塔:


图中文字源于百度百科
三个人
hello 绿岛~环岛旅行happy!









一周前


x,y,z
X:哇,真好看
因为恰处旅行淡季的缘故,海岛留给我们的更多是它平日里真正的模样——海面湛蓝无人,偶有几个如我们一般的散客,将欢声笑语留给沙滩,随着浪花没入海中。
沿着环岛公路往上骑行,山景与海景交相互错,山顶上还有一处海滨温泉——朝日温泉(据说是看朝阳的好去处),沿着观景栈道一路登顶,趁着夕阳未落,我们得以与此景相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万籁俱寂,
海与人都入了梦乡;
旭日东升,朝霞映日,海涛渐起,
美好的一天似乎应从日出起?

日出就在我们的身后(隔了座山)

三个人

只可惜东升西落,而我们恰好东归西出.....
喜欢看海的人
不免会对海底世界保留着一份童真的好奇
在绿岛,我们也成了那群想着上天×下海√的“探险”玩家,于是潜水就这样搬入了我们的日程表:
此处右下角照片特感谢草莓大福局长
潜水有感
我是一个喜水的人,也不存在深海恐惧症之类的,就整体生理感受而言,除了耳朵确实在较深的地方有些许不适以外,其他都还算OK,毕竟全程有教练在身边,真的是一路无忧。
而对海底世界的陌生与新奇感,或是此次初尝潜水的意义所在,还记得那一群群五彩斑斓的鱼从我的身边来回游过,不时又见几只海龟游向远方......还有一些吓人的小东西慢悠悠地游过眼前,太多的惊喜与美好,让我对海仍保留初时的心动不已。
——2019.11.16
有来便有归,乘着浪花而来,顺着海面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