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来杭州,是陪家人来这过春节的,住在西湖景区,空气尤为清新!
雨后的西湖,泛着朦胧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诗人爱的是杭州的气质,游客爱的是西湖十景,观众爱的是白娘子和许仙千年的爱恋。

我爱的是她的温润。
那日,走出酒店大门,迎面便是葱葱郁郁的树木,眼尽绿意,连带着心情也舒畅起来。绕过石亭的小路,来到西湖的跟前,雾气笼罩的湖面,不由得让人想起那年白娘子借伞的奇缘。只觉得“撑一支油纸伞,漫步于断桥之上”才够体会西子的美丽。

这时的自己嘴角上扬,只觉此生已足。情到深处自然生,安到心底笑自显。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或许,西湖给予我的不是美景,而是会不由自主消磨身上的戾气。
我爱的是她的恬静。
记得,大学里买的第一本游记便是《探索杭州》,书中的描绘让我对这个天堂城市尤为向往。想象在西湖边上来一壶龙井,岂不快哉!泛舟煮茶,消磨时光,在城市的快节奏里独享一份慢时光......

我爱的是她的灿烂。
那时的2月,西湖边还有梅花园。红的、白的、黄的梅花,似梦境般绽放着。繁花盛开的美好,让人留恋,就连不喜拍照的老爸,也藏身花海,来几张经典的照片。去年做家庭杯时,家里人都清一色的都选择了梅花照,足以可见魅力之大。

我爱的是她的精细。
在我眼里,杭州的生活是精致的。比如菜品,杭帮菜讲究的就是精工细作,尤其注重形象,每一道菜都恨不得切成丝,雕成花,总之得弄出点花样来。其实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份量少,一份红破肉,一盘就6块,品得那叫一个味道,或许这样才叫品菜。不像我等粗人只做饭吃菜就好,毫无美感可言。

有名的杭菜--西湖醋鱼、东坡肉、炸响铃、红烧狮子头、杭三鲜
我爱的是她的爱情。
杭州的爱情大多是凄美的。许仙与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和阮郁。前两个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们是为爱而生的主人公,虽历经坎坷,但终究是两人同心。而后者却不是,苏小小一人魂断西冷桥。

苏小小是南齐人,人称钱塘第一美人,德、艺、才、色俱佳,骨格清高,美艳如花,可与西湖山水争奇斗艳。她虽身处青楼,但对宰相之子阮郁刻骨透彻之情始终不渝。
那日,她游春,断桥弯角处迎面遇着一人骑马过来,那青骢马受惊,颠下一位少年郎君,当今宰相之子阮郁,可真谓“转角遇见爱”。但相门深如海,一个歌女如何走进官宦之家,这是小小的悲剧,也是社会门第的偏见,注定她孤独一生。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我爱的是她的姑娘。
杭州的姑娘温润如水,清婉动人,一颦一笑,足以撩动万千公子的芳心。她们琴棋书画,吟诗作对,好不诗意。当然,这是我对杭州,或者整个江南女子的幻想。

她们,如丁香一样的颜色
如丁香一样的芬芳
如丁香一般的忧愁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那年在杭州只待在西湖,哪也没去,主要陪家人,照片没拍几张。
杭州还有其他不错的景点,千岛湖、西塘、乌镇等等,三月出游正是好时节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