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西藏以西,天上阿里』:D7,萨嘎—珠峰: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夜宿萨嘎,除了流鼻血,还算睡了个好觉。清晨,和太阳一起升起的,是我对珠峰的期待。
早起一出门,跟三天前一样,又是好天气。

昨晚就已经把厚衣服和裤子以及干粮收拾好放随身包里,本来今天就该直接穿着的,可是想穿裙子,计划半路上厕所时再换。

今天的目的很明确,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珠峰看星星,也是我此行的第三个目标,不过能否实现得到就凭运气了。反正两天前已经在冈仁波齐下看过星空,也不留遗憾了。看得到,那是锦上添花;看不到,在珠峰大本营住上一晚,体验在五千两百米的高海拔过夜,也是不错的体验。

一上车,师傅就统计哪些要去珠峰住,哪些不去。居然全车人只有我一个人坚定要去,其他的要么坚决不去,要么还在犹豫。也可以理解,五千米以上的海拔,普通人就是去到那里都觉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更别说在那住上一晚。我虽然很希望有同伴一起,但也不能去劝说谁,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而且这也确实有一定的风险的,等着她们自己做决定吧。

又经过雅江,不过这次是要过桥去对面了,往珠峰方向。

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山川河流,美景俯仰皆是。

过了雅江,就开始翻山了。

之字形的盘山公路,一路盘旋向上,风景也逐渐引人入胜。清晨的阳光冲破层层云雾,山川草甸迎来黎明的苏醒。不时还看到草地上奔跑的野兔子,颜色跟灰黄的大地融为一体,那是它们的保护色。

经过一个湖泊,牌子上写着“错戳龙”,好奇怪的名字啊,西藏的湖不是一般都叫什么错吗。问师傅,他也不清楚,只说他们都叫这个湖为龙错。

我和师傅站在路边聊天看湖,同车小伙伴为我们拍下了这张照片,不经意的抓拍,反而更显真实和自然。特别喜欢这张,面朝湖水和太阳,逆着光,长长的影子拖在公路上。
在路上的感觉。

湖畔距离公路还有挺远的距离,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去到湖边。

今天天气特别好,沐浴在清晨的阳光里,身上暖暖的,但又不那么晒人;有一点风,但是也不觉冷。这里虽不是什么景点,但光线风景都不错,小伙伴们都下车了,准备拍拍公路照,看这架势应该会停车较久。于是我决定去湖边一探究竟。

小跑着往湖边奔去,一路上看到很多狼毒,虽然名字听着怪吓人的,也确实有毒,但长得真是好看呀。这里一丛,那里一簇,很突兀的从沙地里冒出来,呈发射状向四周散开,特别像一束束的手捧花。

我老是想象着,拿把镰刀沿着根部地面一割,就得到了一束花了。叶子与花错落有致,都不用另外调整。插在花瓶中,就是一束好看的插花;或者拿个包装纸一裹,就成了一个漂亮的花束了。

每个小小的枝干独立生长,没有分支。枝干顶部,很多小花朵从中心往外发散开来,组成一个球形花束,像一朵小小的圆伞。花苞是玫红色,开花之后是浅浅的粉色,中心一点黄色花蕊。一支支纤细的枝干上面顶着一颗圆圆的小花球,煞是可爱。
不过,不要被她人畜无害的可爱样子骗到了,她可是身怀剧毒的“断肠草”,比狼还毒,所以叫狼毒。
狼毒草在西藏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草本植物,在西藏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以它为主原料,能制造出一种无比珍贵圣洁的东西——狼毒纸。

狼毒纸,其基础原料就是狼毒花的根茎,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工序历经艰辛,但这种纸具有不怕虫蛀鼠咬、不腐烂、不变色、不易撕破的特点,可以保护经文千百年不烂,所以,也仅在制作高品质的经书时才会用到。因此,狼毒纸也被誉为“身怀绝技的经书保镖”,成为了藏族文明传承的最佳载体。

不时看到地上一块一块圆盘状的东西,乍一看像石头一样,大大小小散落在地面。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种植物。在冈仁波齐转山的时候也看到过,还开着白色的小花。

我蹲在地上研究了半天,引来另外几个小伙伴,大家一起围观,啧啧称奇。

走了半天后,抬头一看还是离湖老远,像没走似的。高原上太广阔了,感觉很难估准距离,算了算了,不去湖边了,远远观望一下就好了。

公路的另一边,有一座小木屋,那是公共卫生间,在这平坦开阔的大地上很是显眼。看到厕所前有一辆自行车,瞧着那么多行李就知道肯定是骑长途的,我很兴奋,赶忙往厕所跑去。

这位大哥是北京人,滇藏线进藏,现在刚从珠峰下来,昨晚在此露营。
看到骑友真的好亲切的感觉啊,虽然我现在没骑了,看看到别人骑也是很羡慕很开心。大哥的小辫子很酷,合影一张,加油!

回到车旁,她们拍公路照差不多快结束了,见我过来,叫我也来拍几张。还是不大习惯摆拍,姿势表情都太僵硬了。

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热血沸腾。

拍够了玩够了,继续前行。来到一处湿地,在这里,视线的尽头处,是希夏邦马峰,只可惜云团密布,雪峰时隐时现。

西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第14位,这是唯一一座在中国全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也是喜马拉雅山脉的著名高峰之一。东南方距珠穆朗玛峰约120公里。
露出一个尖尖的雪峰便是希夏邦马。

雪峰依稀可见,但云遮雾绕,看得不是很清晰。
遥望希夏邦马的背影。

好山好路好风光。一路向前,朝喜马拉雅山脉深处挺进,路上还偶尔掠过几只藏野驴和岩羊。

苍茫的高原上突然出现一个大大的湖泊,那便是佩枯措了。湖泊三面环山,非常开阔。

高处看佩枯错,如同天际坠落的一面明镜,平躺在高原大地上。那蓝蓝的颜色,不知是湖水的颜色,还是镜子照出的天空的颜色。望着那块巨大的蓝色玻璃前行,这一路的风景,美的让人不敢相信。

佩枯错,位于希夏邦马峰下,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

这里已经属于珠峰保护区了。

在此遇到两个骑摩托车的,看我对他们的摩托车这么感兴趣,那大哥很是开心,还跟我分享了很多骑摩托走长途的入门知识和经验,我唯一记住的一点就是选摩托车走长途的话一定要选水冷的而不要风冷的,虽然我连风冷水冷是什么都不知道。

本想骑摩托车装装酷,只可惜这裙子实在不搭。

继续往前行驶,跟看羊湖一样,先是从山上远观,再一路盘旋而下,慢慢走近她,最后来到湖边。
清澈的湖水与蓝天相映,显得比天空还要蔚蓝。碧水连天天连水,天水一色。

阳光毫不吝啬的洒满了湖面,微风一吹,涟漪阵阵,水波粼粼,细碎的波纹泛着迷人的光。密密麻麻的光点,在阳光下闪烁着,像极了一粒粒浮出水面的钻石。

湖畔边上的玛尼堆,也是藏区的一大特色了。

阳光不燥 ,微风正好。

风景如画,岁月静好。

在山上远远观望的时候是水平如镜,来到湖边却发现荡漾着涟漪。湖水由于光线变化、波纹浮动、深浅不同等因素,呈现出各种深深浅浅的蓝色。

潋滟波光,宁静中又有一种动态美。

湖边很多石子,大多都是扁平的,薄薄的一片片,加上湖面有波浪,很适合打水漂。以前从来打不起来的我,在这试了几次居然成功了。石片在水面上弹跳的次数,老家那边称“碗”,在这随便一打就是好几碗,最多的一次打了十三碗。师傅看我打的起劲,也过来加入,他可比我厉害多了,随便一出手,就打的又稳又多,石片在水面上划过,飞出去好远好远,甚至都远到看不清了。

好玩是好玩,只是胳膊真的很费劲,玩个十来分钟就累的不行,但休息一会又想玩,乐此不疲。徒步后的腿酸还没完全好,明天估计手臂也得酸痛了。

玩够了,再休息会儿。

吹着微风,晒着太阳,躺在温热的鹅卵石湖畔,换个角度看天空和湖面。山的挺拔,湖的恬静,天的宽广,地的辽阔,一切都是那么完美,眼神渐渐迷离,思绪慢慢放飞。
蓝天,白云,微风,暖阳,雪山,湖泊,沉醉其中……

跟一个小伙伴借了只手,拼出一个爱心。还记得上一次这么做,是在青海湖畔看日出,跟元春一起拼的,一直用来做朋友圈的封面背景照。

看的再久,终究还是得说再见。我们都只是天地之间、山水之中的匆匆过客,看过、感动过、体验过,留下美好的回忆,就足矣。
离开佩枯措,继续前行。远远的再看一眼,蓝的湖,绿的草,黄的地,这个五彩但又纯净的世界。

后面很长一段都是高原湿地风光,水草丰美,遍地牛羊。
谁说风马牛不相及?这里有风,有马,也有牛羊,它们悠闲自在的吃草,和谐的在一起,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西藏的风景果然是在路上,每一个转弯,每一个角度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忽然明白为什么去藏区的人都能拍到不一样的景致,因为西藏实在是太大了。停车的地点随机,高原瞬息万变的天气也很随机,不同的天气下,相同的地方也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景色,更别说季节的变化影响了。不管什么时候去,你也许会错过一些美景,但也会偶遇和别人不同的场景,那是专属于你的风景。错失和遇见共同构成了每个旅行者独特的体验,这就是旅行的魅力吧。

“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

中午吃饭,照例一进店就询问厕所,意外的是老板居然说没有,再问哪里有厕所,得到的回到是出门右拐走两百米的对面某家餐馆后面。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门直奔厕所而去。到达老板所说的位置,却还是没有看到厕所。又问那家餐馆老板,告知在院子后面。我们又来到院子,四周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看到一位阿佳,再次询问同样的问题,她指着院子后门道,就在这后面。我快憋不住了,第一个冲出去,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只见后面是一片废弃的草原,满地狼藉,草地上很多垃圾和粪便,还有两位老奶奶正蹲着在方便。虽说野外上厕所也不是没经历过,可这好歹是一个镇上啊,都没有一家公共厕所的吗,大家家里也都没厕所,都是这样在外面随地解决吗?哎,也没办法,入乡随俗,只得先解决生理问题。

我出去之后,看到大家满脸期待的眼神,真是不知道怎么说好,只得摇摇头,说能忍住的就再忍忍吧。一个女生问道,厕所很臭吗,没关系啊,我们都有心理准备,戴着口罩,捏着鼻子就好啦。然后她过去之后,立马冲回来,满脸的惊恐,说道,我还是忍忍吧,不上了。后面的女生好奇,一起跑过去看,结果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复杂的表情。没办法,该解决的还是得解决,于是我在外面帮忙守着,先只让女生进,完了之后再男生。很快女生全都出来了。喊了一下没人应了,正准备让男生进去,我不放心又憋着进去看一眼确定一下,却见还有一个正蹲着看手机在,刚在外面说话她没听见。于是又等着,好不容易出来时,却见一个藏族老奶奶进去了,哎,大家都哭笑不得。等老奶奶出来时,又见两个藏族阿佳准备要进去,我们见状不妙,这样下去男生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赶忙拦住解释说到等男生去了再进去,他们等了好久了。好在阿佳们也很通情达理,就跟我们一起在外面等着。最后一个男生出来,终于大家一起离开这个一言难尽的地方。回到餐厅,还有小伙伴想上厕所,立马被劝退了。

饭后,休息片刻,立即往珠峰开去。一路上经过的村落,好多被改建成新村,一眼望去全是整齐划一的崭新房子,一幢幢长得一模一样,我在心里想他们怎么认得哪户是自家的啊,会不会很容易走错呢?
没多久便到了珠峰的售票处,有两个小伙伴不准备去,师傅便在这把我们放下,然后先送她们去附近的一个镇上找住宿。我们自己买好了票,就在此等候。我去厕所换好了衣服,准备进山啦。
售票厅门前有一片油菜花,为这荒凉的大山里增添了一抹色彩和生机。

检票进大门后,开始翻越加乌拉山。一路的盘山公路很壮观。我一直站在前面门口边观看和拍照。一个又一个的一百八十度发卡转弯,每到转弯处,即使我用力扶着门把手也难以站稳,也是够辛苦的了。
蜿蜒的盘山道,一个弯接一个弯,没完没了一般,完全秒杀川藏线上的天路十八弯,甚至比怒江72拐还要多,我觉得至少有一百多道吧。

看我那么吃力的拍照,师傅笑道,不着急啦,上面更多更好看,而且过了垭口之后,还有一个专门的观景台,除了看“拐”,更有惊喜等着你们哦。哎,咋不早说嘛,于是我又回到最后一排的座位上去,乖乖坐着看风景了。

加乌拉山口,海拔5200米,是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后,前往珠峰大本营必经的一个垭口。这里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观赏5座8000米级雪峰的观景平台。(我突然想到电影《七十七天》里好像也有一段这里的场景,于是又去重温了一遍电影。)
一下车,凛冽的山风像要把人吹飞,有几个小伙伴都不敢下,让我们拍了照发群里。其实我也就呆了不到五分钟,被冷风吹的浑身冰凉,冻得受不了了赶紧回车里。

这里确实如师傅所说,视野极其宽广,惊喜便是可以观赏包括珠峰在内的5座8000米级雪峰。
站在五千米左右的山上,举目千里:远处连绵的雪山,前方蜿蜒的道路,还有无穷无尽群山逶迤。壮阔,苍茫,无边无际,广阔无垠,所有描绘壮观的词句用在这里都不为过。

厚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雪山也时隐时现,也分不清哪一座是珠穆朗玛峰。

回到车上,继续下山,仿佛刚刚的上山路又倒着重走一遍,但这边更加壮观。这才从师傅口中得知这是珠峰108拐,跟怒江72拐类似,其实这并不是真实的拐数目,只是形容拐多的说法,实际上,这条路比108拐还要多呢。
弯弯绕绕的盘旋而下,加乌拉山口到珠峰大本营还有90多公里路程。下完盘山路,公路就在山间河谷蜿蜒。离这座世界最高峰越来越近了,心里有点小激动。
由于太干燥再加上缺乏维生素,手指开始脱皮,嘴唇也开裂,又不敢喝太多水,一路上厕所还是不那么方便的。

到离珠峰还有20公里的时候,我们就下车了,只能坐景区的交通车进入。从2019年5月定的新规,自驾车辆不允许开到去珠峰景区,只能停在这停车场,然后统一坐景区环保观光车进去。这一做法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垃圾,毕竟珠峰只有一座,生态环境也很脆弱,而这么高的海拔清理垃圾也是很费力。还记得之前看到的新闻,珠峰上的垃圾让人触目惊心。环境的保护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希望我们维护好这片最高最圣洁的土地吧。

在这里,师傅对我们说,其实珠峰就是一处不去会留下遗憾,但去了也不过如此的景点。珠峰的三大王牌项目:日出、日落和星空,都要看运气,看到的概率并不大,甚至看不到珠峰都有可能。虽知如此,但我宁愿去了后悔一时,也不想不去后悔一世。师傅又问道,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哈,去不去过夜的都必须马上做决定了,去的话要带好装备,晚上特别冷,上去了要明早上再坐车回来。车上另外有两人思索良久,终于决定也要跟我一起,在珠峰过夜。好巧,去转山也是三个人,不过除了我,另外两个都换了一拨,今天要去珠峰住的是在车上坐我右边的一个男生,和另外一位阿姨。他们都各准备了几罐氧气,我本来没带的,但想着上次去转山买的那罐放着也是放着,还是背着吧,万一他俩的不够还可以备用,还有葡萄糖液也一并带上了。

环保车车次很多,不用等太久。上车后,我环顾四周,除了游客,也有不少本地藏族人,也是想去瞻仰一下这世界最高峰吧。窗外一片荒寂,近五千米的海拔,几乎没什么植被,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和山。
想着马上就要见到魂牵梦绕的珠峰了,好激动!
一下车,大家就直奔珠峰方向走去。我一看,此刻的珠峰完全被云雾遮住,有一点小失落。但这风云变幻之地,风起云涌,瞬息万变,谁说得准呢,反正还有大把的时间。准备先去把住处找好,怕去晚了没位了。

我们三个商量一致,决定先去找好住处,因为现在住宿很少,还是有些紧张的。绒布寺的对面,就是新建的珠峰大本营,出于环保原因,原先的大本营已经关闭,以后游客最高都只能到绒布寺。虽感到有些遗憾,但这也是现阶段保护珠峰的必要措施。不过只是后撤了两公里而已,观看珠峰没有任何影响。

本来开始想着我跟阿姨住双人间,男生住单间,但考虑到那个男生第一次来这么高海拔,怕晚上睡觉有什么问题都没人知道,最终决定要一个三人间,三个人一起互相有个照应。我自己肯定没什么问题,主要担心他们,男生之前去过纳木错过夜,海拔有四千七。而阿姨就厉害了,几年前来过这里,但是没有看到星空,所以这次还要再来,很佩服。但以前那次高反挺严重,晚上还吸了几瓶氧,所以这次也专程带了很多氧气。

打开门,小小的房间里面除了三张床,没别的了,也没感觉意外,本来在这里住宿都没报什么期待的。惊喜的是,居然有电热毯呢,晚上不用怕冷了,好开心!

放下包后,我们就直奔珠峰而去。

风好大,吹得走路都摇晃。万分后悔的是没有把厚帽子和手套带上来。走到珠峰高程测量碑处,刚刚的一车人已经拍完照就下山了,现在四处空荡。此时的珠峰露出了一点,但峰顶还是被云雾遮挡了很多,犹抱琵琶半遮面。

8844纪念碑,背后便是珠穆朗玛。标志性打卡照,这是进入珠峰的第一步,该有的仪式感还是一定要有。看那凌乱的发型,便知这大风的威力了。

他俩决定往后面向着珠峰的方向走一段,我想着现在珠峰也看不到,不如先去绒布寺看看。于是暂且分别。

绒布寺,全称“拉堆查绒布冬阿曲林寺”,属西藏宁玛派寺庙,是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

绒布寺的海拔约5154米,地势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距珠峰峰顶约20公里。

来到绒布寺,里面也是空无一人,除了偶遇的寺庙里面的喇嘛僧人。一进房间,没有了风,感觉一下子暖和多了,在外面都快冻死了。一个人在里面随意的逛,比较小巧精致,楼梯跟布达拉宫里面的一样,又窄又陡。寺庙里面就不拍照了。

除了这张酥油灯照片。遇到一个点酥油灯的觉姆(西藏对女性出家人的称呼),看着她把灯盏一盏一盏的点亮。酥油灯的光,映在人的眼里,照亮的却是人心。

绒布寺并不大,没多久就逛完了。出门,看到一只小羊。一边拍一边跟着它走,把我带到边上的一个小门口,居然还有另外两只,难不成是它的爸爸和妈妈?

可爱的小羊,两眼、脖子和四只脚各有褐色的花纹,脖子上还挂了个铃铛,走起路来叮当作响。

这只大羊脖子上的铃铛更大,应该叫做铜铃了。一直在舔寺庙外的红墙,不知道墙上的红色涂料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看得我也想舔舔试试。

小羊也走过来舔起来了。

三只羊羊的合照,这是要“三羊开泰”吗?

逛完绒布寺,又准备去看珠峰。远远一瞥,云雾还是聚在峰顶,久久不肯离去,给珠峰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可能她还没准备好露出真容吧。
不行,太冷了,得先回去加条裤子。走到院子里,看到一种奇怪的花。花瓣外面是绿色,里面是黑色,用识花软件也识别不出来,以后去图书馆的时候再查了。

穿上厚一点的裤子之后,身上暖和了些,可头还是冷啊,没有厚帽子,被冷风吹着,真怕晚上头痛。

这次没有往上面石碑处走,而是沿着公路往下走。看到一个标志牌,想拍个照,等了半天都没一个人,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工作人员,赶紧让他帮忙给我拍了张照片。

继续沿着公路往前走,旁边就是绒布河。走到前面,有工作人员在值守,不让再向前了,只得掉头回走。
再来到珠峰高度纪念碑处,望着后面的珠峰,期盼着云雾早点散开去。风好大,即使穿着羽绒服和厚裤子,还是被吹得瑟瑟发抖。遮阳帽不保暖也不挡风,还老是被吹翻,得用手一直拉着。

好在辛苦没有被辜负,守得云开,见雪山真容。
峰顶的大片云雾散去,雄伟的珠峰终于惊艳亮相,闪亮登场。山顶白雪皑皑,晶莹剔透;一层薄薄的云朵飘浮在半山腰;越往下冰雪渐少,裸露出苍劲有力的山岩。整个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这就是珠穆朗玛啊,地球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那个出现在语文、地理课本上,歌曲中,影视剧里,图片杂志上的地方,此刻就矗立在我的眼前。对于这座山峰,没有人不敬畏,没有人不神往。
纵使之前看过再多雪山,珠穆朗玛还是心头的白月光一样的存在。
世界之巅,不需要其他理由。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这一点就不用赘述了吧。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北部在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母象”的意思,整体意思就是“大地之母”。
珠峰下的绒布河蜿蜒流淌,如一汪来自远古时代的清泉,那是由珠穆朗玛峰北坡的绒布冰川融化的雪水形成的。

又来了两辆环保车,下了很多人,看来都很有经验啊,现在正赶上看珠峰的时候,大家排着长队等着与珠峰和石碑合影。更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大叔大爷,背着长枪短炮,抱着氧气瓶,边吸边走,十分努力,那精神也真是令人感动。突然想到我们同车的其他小伙伴,上来一趟珠峰都没看到就匆匆下去了,不知会不会心有遗憾呢?

冻得实在受不了,准备回住处窝床上暖和一下。机智如我,第一次回去换裤子时就把电热毯打开了。
回头一望,山谷尽头,雄伟的珠峰耸立蓝天。震撼是有的,不过说实话,在五千多米的海拔上看八千多米的山峰,确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高那么壮观,视觉上也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而且这也是远观,并没有在山脚下。

回去休息片刻,出门一看,太阳渐渐下山去,天空的云朵也慢慢染上了淡淡的玫瑰金色,于是立马往珠峰冲去。他俩都没见人影,估计是在逛绒布寺吧。
来到珠峰,此刻又是空无一人了。

为了看珠峰日落,愣是顶着大风在外苦苦等候。随着太阳的下落,气温也下降的很快。冻得浑身打颤,冰冷的风穿过层层衣服,直吹入身体里面。找不到可以挡点风的大石头,只能蜷缩着身体,背着风,蹲守在小山坡上。度秒如年,完全是靠意念在支撑。
半山腰的那片云越来越厚,越来越大块,一直快延伸到山脚下去了。
太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一点往山下滑落,余晖洒落在雪山山顶,雪山由洁白,变粉红,再变金黄。最极致的灿烂与最圣洁的白,融合在一起,美轮美奂,妙不可言。久久的凝望,沉沦在那一抹金黄之中,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而另一边,太阳已经落到了山后,夕阳余晖把云朵染成了彩霞,美不胜收。
晓看天色暮看云,此刻只观景,不思君。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光渐渐黯淡时,我起身回去。冰冷的身体在看日落的那些时间里竟然毫无知觉,现在方才觉得冻得难受。

晚上他俩都吃泡面,我还是跟早餐一样,啃了个苹果,再吃些饼干,喝一盒热牛奶。牛奶也是提前放在开着电热毯的床上的,温度刚刚好。
窝在暖暖的被窝里,冻僵的身体一点一点恢复过来,真是太幸福了。进入温柔乡,都不想再出去了。

咨询了旅店老板晚上星空的时间,被告知大概凌晨四五点,还说这个季节比较少见到,因为云层太厚。

不放心的我们又在网上查了气象预报,显示最美的星空将在凌晨一两点,但怕预告不准,为防止错过,我们三个安排好时间,准备轮流出去看。男生晚上12点出去,阿姨凌晨两点,我凌晨四点。各自调好闹钟之后,就躺在床上,准备早点休息养精蓄锐。
满怀着期待闭上眼,脑袋里却兴奋得完全睡不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user,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广告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