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东京大阪游记07-从山中湖到东京

  入睡前,我们几个爱拍照的问清了日出的时间和在哪可以拍富士山,导游告诉我们大约是早上6点,出大门左拐,步行5分钟就可以看到富士山了。对这个时间虽然心里有点怀疑,还是不敢错过,约好早上5:30起床,洗漱后出门去拍照。
  设定的闹钟还没响我就已经醒来了,也就只有三五分钟了,干脆也就不磨蹭直接起床得了,出门时,妻让我多穿点,别受冻了,其实可穿的基本都穿上了,也没有更多的衣服了。等走出宾馆的大门,一阵寒气袭来,不由打了个寒颤,确实是有点冷,但也完全可以忍受得了。天空是那种深邃的蓝色,没有一丝的云,天已微微开始发亮,幸好信了导游说的时间,不然绝对是错过了时机。
  地面的雪,尤其是车辙碾压过的地方,全冻得硬邦邦的,很有些滑,而从我们住的宾馆往外走是一个下坡,就更滑了。站在路口等另外2个同伴,一边观察上什么地方拍摄,富士山应该在我们住的这个宾馆所在小山坡的后面,在这里看不见,下湖走到伸入湖中的岬角似乎是最佳的选择。
  淡红色的霞光,已经在湖对岸越来越大了,我们走到了岬角的尽头还是没能看见富士山,只得再次回到路上,沿着导游前一晚告诉的道路往前走,但看到的还是眼前的山坡,富士山依然不见踪影。
  湖边滩地的雪很好,湖水还有些薄冰,湖水泛着金光,翻扣在湖岸的小船,拍拍日出应该也很不错,我与一个朋友准备就这样了,也就放慢了脚步,另一个朋友还在快速的往前走。


  过了两三分钟,那个朋友喊着对我们说,他看见富士山了,很漂亮。我们沿着湖往东走,圆锥状的山体越来越多,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山尖也还是白色的。我们一直走到了湖的东岸,隔着湖与富士山对望。
  山尖渐渐的变红了,从山尖一点点向下延伸,直到整个山头都是淡红色,之后,又慢慢的变白了。我们从各种角度拍摄,大部分都带有倒影,还有几张特意放进薄冰里,但效果并不很好。


  快7点了,太阳从远处的小山上冒了出来,照在雪地上有些刺眼,我开始往回走。湖面微微的升起了层雾气,在初升的太阳下,蔼蔼的,很有些梦幻,湖边还有些芦苇,亦是趣味无穷。
  寒意早已随着太阳的升起离我而去,慢慢的走着,享受着这份宁静,不时回头看看这些不停变换的小景,或许差一丁点,意境就完全不同了,就看你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去观察了。


  9点,我们踏上了前往东京的征途,不少朋友提出,能在方便的地方停一下车,比如前一日吃饭的那个地方,顺路又有停车场,角度也不错,但导游说,日本所有的旅游行程都是提前申报的,司机无权增改,如果临时增加,会有严重的处罚,大家也只能作罢了。
  车很快就上了高速,山上的树上挂满了雪,煞是壮观和美丽,但只能在车上一睹美景了,虽然是“捡来”的美景,多少还是有些美中不足,人就是这样不知足。
中国人的境外旅游,大多喜欢购物,除了某些崇洋媚外的心理外,我们的厂家商家是不是该想一想其中的内在因素:态度差、质量不好、产品特性不够、缺少人性、价格欺诈、没有效果或效果差、质量不稳定、稍赢得口碑就开始赚黑心钱等等。
 
到了东京后,购物将是主旋律,所以杨子在车上给大家讲解了些购物中注意的事项: 首先是理性购物,不要买自己不需要的;列一个购物单,把自己最需要的列在最前面,从容购物;避免冲动购物等等。另外,还有某些东西,名气很大,在国内实际是用不上的,比如,日本的书包,很贵,折合人民币上千元,买回去根本没有用;口罩,一定要看清楚问清楚,国内主要是防沙尘等,孔隙比较大,日本用的可惜很小,买回去很可能会被堵住用不成等等。日本产品都会很注重质量,不注重外观的改变,比如日本的书包、孩子的校服,样式都已上百年了,也没人嚷嚷要去改变,长期的沉淀,已经变成了日本的一种符号。很多产品,确实是在中国大陆生产的,那个工厂可能还代加工国内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因为,给日方生产的尤其是返销日本的产品,是严格按日方的工艺、质量加工的,日本人很认真。是的,日本人很认真,我们就是缺少这一点。

  东京(日文:东京,假名:とうきょう,英文:Tokyo),日本首都,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并称“世界四大城市”,所含扩张相连的城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巨型都会区。东京下辖23个特别行政区和26个市、5个町、8个村所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约1350万(2015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东京都和周围的七个县——埼玉、神奈川、千叶、群马、枥木、茨城和山梨构成首都圈,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区和都会区。

   东京古称江户,550年前,东京还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渔镇,1457年在这里构筑了江户城,此后,这里便成了日本关东地区的商业中心。1603年,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德川幕府,来自日本各地的人集中到这里,江户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由京都迁居至此,改江户为东京,这里成为日本国的首都。1943年,日本政府颁布法令,将东京市改为东京都,扩大了它的管辖范围。根据建成区面积、人口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东京是日本全国的政治中心。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都集中在这里。被人们称为“官厅街”的“霞关”一带聚集着国会议事堂、最高裁判所和外务省、通产省、文部省等内阁所属政府机关。过去的江户城,现在已成为天皇居住的宫城。

  东京也是日本的经济、商业、金融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这里。东京金融业和商业发达,对内对外商务活动频繁。素有“东京心脏”之称的银座,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资本在5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90%集中在东京,全国各大银行或总行或主要分行都设在东京,东京在千代区和中央区分别设有闻名于世界的日本银行和活跃于世界股票市场的东京股票交易所。

  东京也是日本的文化教育中心。各种文化机构密集,其中有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出版社和规模大、设备先进的国立博物馆、西洋美术馆、国立图书馆等。坐落在东京的大学占日本全国大学总数的三分之一,在这些大学就读的学生则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东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还经常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东京音乐节、东京国际汽车展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等。

  东京有100多个博物馆,最大的是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日本古代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有雕刻、武器、陶瓷、 绘画等。东京的博物馆种类很多,如交通博物馆、船舶博物馆、香烟博物馆等。东京的电影院和剧场也不少,最著名的东京国立剧场有大小两个剧场,演出歌舞伎及其他种类的戏剧。驹泽奥林匹克运动场的设备是世界一流的。

  东京的交通很便利,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从东京延伸到九州,并向东北方面延伸。地下铁道几乎能到达所有的重要地区。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通向全国及世界各地。东京拥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其中东京地铁系统每日平均客运量达1080万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铁首位。

   在东京的街头巷尾,到处可见神社寺院,就连著名的商业区银座,也有大大小小13座神社,供奉着维持商业繁荣的守护神。

   东京的著名观光景点有东京铁塔、皇居、浅草寺、浜离宫、上野公园与动物园、葛西临海公园、台场与彩虹大桥、东京迪士尼乐园、代代木公园、日比谷公园、新宿御苑、幕张奥特莱斯(outlets)、奥多摩湖、Hello kitty 乐园、明治神宫、池袋、上野公园、东映动漫Gallery、涩谷、升仙峡、丰田汽车会馆、筑地市场、千鸟之渊、秋叶原、二重桥、隅田公园等。比较有特色的比赛有棒球和相扑,看棒球可以到后乐园站的东京球场,那里是东京巨人队的主场。看相扑可以到秋叶原附近的两国去,那里既有两国国技馆,还有许多相扑选手所属的部屋(俱乐部),每个部屋都有自己的名号与标志。江户东京博物馆也值得一看。池袋附近的太阳城(Sunshine City)里集中了许多水族馆、美术馆、博物馆,新宿附近的都厅大厦、歌舞伎町、购物区,涩谷与原宿则是日本年轻人时装、音乐、化妆、随身物品、发式、甚至生活方式的信息源。上野附近集中了如日本的传统剧场、东京国立美术馆、国立科学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东京都美术馆等。在银座和新宿的主街道,到了星期天,禁止车辆通行,那里就成了步行者的天堂,卖艺或公演的街头艺术家、出售各种手工制品的各国小贩、在街上玩耍的年轻人,各色人等、五花八门。 

  周恩来、鲁迅、郭沫若青年时代都曾在东京求过学。
  我们在东京的第一个参观景点是东京都厅,约11:30左右到达,参观东京都厅不需要门票,只需排队经过安检,即可乘坐电梯直达观景层(展望室)。排队处,有三两个六七十岁的男士和女士在引导游客,我们到达时,恰逢人多,拍的队伍比较长,引导人员不时的用日语、汉语还有其他语言说着对不起、谢谢配合之类的言语,一面引导大家有序进入参观程序。 

  东京都厅是日本东京都政府的总部所在地,位于新宿区西新宿。1988年4月开工,占地面积:约42940平方米,总面积约381000平方米,1990年12月落成,1991年正式启用。东京都厅舍楼高243米,由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厅舍的设计主要为后现代主义路线,被认为是引用了歌德式教堂的设计作为蓝本,采用了和巴黎圣母院相似的横三段和竖三段式立面。

  展望室厅舍的展望室设于第一本厅舍45楼,离地面202米,乘电梯仅55秒即可从1楼乘搭直通电梯直达,在这里可360度尽览东京全貌。不仅近处的新宿御苑、皇居、明治神宫、代代木公园、东京塔等尽览无遗,天气晴朗时,还可以远眺东京湾跨海彩虹大桥的壮观景色和美丽的富士山。东京都厅展望室每天约有5000多人前来参观,除新年以外,假期亦照常开放,由早上9时半至晚上11时,夜景非常迷人,已成为东京的观光胜地之一。
天气十分的晴好,可谓一览无余又极尽千里目,只是对各个建筑、名胜一点也不了解,只是看了一个热闹罢了,不过,富士山还是被大家都一眼就发现了。在
展望室我先走了一圈,觉得还缺少些东西,又走了一圈,还是没有在巴黎蒙帕纳斯大厦时的感觉,过了很多天,回到国内了,才明白,原来在巴黎蒙帕纳斯大厦时,我已对巴黎有了个初步了解,看起来可以有的放矢,而在东京都厅是两眼一抹黑,自然不会有感觉了。 


  午餐,我们是在一家中餐馆吃的,也没有搞清楚是在什么地方,饭后等车的空隙,看着眼前的街头,房屋并不是很高,道路上的行人、车辆也不多,商铺的广告牌各显特色,并不统一,稍有点凌乱。
2点许,我们到达皇居广场,乌云压顶,但天边一圈是蓝天。
就像外国人来北京必去天安门和故宫一样,来到日本东京,皇居广场是必需去转一转的。
顾名思义,皇居就是天皇平时居住的场所,现在所说的皇居是指曾命名为“宫城”的东京江户城旧址一代,“宫城”这个名字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废止,并改名为“皇居”。皇居由“御所”(天皇居住的地方)、“宫殿”(各种公共仪式及政务的举行场所)和宫内厅(日本的一个行政机关)等组成。皇居曾被称为京都御所、禁裹、内裹等。明治维新之后迁都东京,按照天皇的指示将京都的皇居命名“京都皇居”,英文名:Kyoto Imperial Palace。其中保留了代表平安时代建筑风格的紫宸殿(正殿)和常御殿(日常生活的地方)等。皇居的称呼有很多,比如:内裹、御所、大内、大内山、九重、宫中、禁中、禁裹、百敷、紫庭、皇宫、皇城、宫城、蓬洞、大宫、云上、云居等等。“宫”在日语中是“家”加上敬语后形成的词汇(宫(みや)=敬语(み)+家(や))。这是对身份高的人的住所的一种尊敬,后来逐渐演化成天皇和皇族居住的宫殿的意思。古代每代天皇居住的宫殿都不一样,皇居就是对这些宫殿的总称。在明治维新,江户幕府结束并由明治天皇取回管治权後,日本首都由京都迁移至江户,并易名为东京,前江户城则被改成为天皇的居所。由1888年至1948年皇居的正式名称是宫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皇居曾受到美军的轰炸,至1968年依据原貌重建。   皇居大部份地方均不对公众开放,只有东面的皇居东御苑,也就是皇居广场,开放予游客参观。皇居内部每年开放两次,分别在日皇诞生日及新年(1月2日)。 

  皇居广场更像是个公园,面积很大,对于什么都很精巧的日本来说,算得上非常的奢侈了。广场遍植松树,青松翠柏,绿地如茵,除了道路和绿地外,地面大片铺设的全是小石子,便于让雨水自然渗入地下,同时还有个传说是沙石地面踩上去沙沙作响,可以防止刺客。

  南侧的二重桥是游客的必到之地,也是导游重点介绍的地方,二重桥下的护城河,并不是很宽,也不大深,与西安的护城河相比,缺少了那种宏伟的气魄,只是显得比较秀气罢了。
  广场上有一座4米高的铜像,铸造的是日本著名的武将楠木正成(1294—1336)。楠正成亦称楠正成,幼名多闻丸,为镰仓幕府末期到南北朝时期著名武将他在推翻镰仓幕府、中兴皇权中起了重要作用。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后醍醐天皇,1331年元弘之变中,正成参加后醍酬天皇发动的倒幕运动,举兵下赤坂。1333年据守千早城,大破幕府征讨军,促进各地反幕军的兴起。建武政权建立后,正成以其有功任河内国守、河内、摄津、和泉三国守护及记录所寄人等职。1336年(建武三年)(阴)二月,叛军足利尊氏军队进攻京都失败,撤至九州,(阴)四月卷土重来。(阴)五月正成同新田义贞所部联合迎击于兵库一带,凑川一战兵败自杀。为了“七生报国”,兄弟两人互刺而死。接着楠木正成一族13人和部下六十人都进入客厅自尽。那天是1336年5月29日,正成42岁。后世以其为忠臣与军人之典范,被视为武神。

  自古以来,楠木正成的忠诚勤王事迹受到日本人的赞扬和好评,被日本人当作忠臣的模范,他的死受到后世人的崇拜,有口皆碑,明治时代起尊称大楠公,特别幕末志士都受他的影响,成为推翻幕府建立明治政府的思想基础。明治五年(1872)建立凑川神社,主祭楠木正成,附祭其子正行、其弟正季等一族17人。其牌位是明治天皇的亲笔所题,这样一来,楠木正成彻底从人变成神,后来被军阀、法西斯、帝国主义利用,作为忠君爱国的榜样,驱使人民进行侵略战争,为他们去卖命。1952年因凑川神社在战争中被烧毁,建立比以就更大的神社,规定7月12日为祭日,为死亡战犯招魂。

  楠木正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日本人保家卫国的神圣力量,日本人心中一个崇高的形象,对于饱受日本欺凌的中国及其他国家而言,他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化身。在了解了这段历史后,让人从内心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


  皇居广场参观得很匆忙,绝对的走马观花,之后,我们前往秋叶原。
秋叶原位于老东京的东城门外,在二战之后这里形成了售卖稀罕的高品质电子产品的黑市。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里的商店先是大量供应电视、冰箱,随后是录像机和游戏机。如今,电子产品店、模型玩具店、动漫产品店和主题咖啡馆在这里并肩共存,新的办公及零售卖场综合大楼也渐次拔地而起,以期创造更多的商业利润。来这个地方,儿子、女儿等特别的开心,他们在一起聊起动漫是头头是道。下车后,儿子和女朋友去逛了,而女儿选择了和我转,她的兴趣好像也不在买什么,就是一家一家的小店铺里转,看看这家那家的橱窗,告诉我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的,我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她还在那津津有味的。街面上,她发现了卖扭蛋的贩卖机,高兴的去试了一把,可惜内容物不是她希望的,又过了一会,又发现了一大排
卖扭蛋的贩卖机,这下是走不动了,一台一台的看了过去,眼巴巴的,想再试一下,又怕我反对,当发现我对此不加置评时又试了一把,似乎还是不合心意,等到往回走时,又试了一次,这才彻底断了念头。

  从秋叶原出来,我们去了浅草寺,也是今天的最后一个参观点。
  浅草寺(日语:浅草寺),又名金龙山浅草寺,位于日本东京都台东区浅草二丁目,是日本现存的具有“江户风格”的民众游乐之地。浅草寺位于东京台东区,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山号为金龙山供奉的本尊是圣观音。原属天台宗,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成为圣观音宗的总本山。观音菩萨本尊通称为“浅草观音”。相传,在推古天皇三十六年(公元628年),有两个渔民在宫户川捕鱼,捞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观音像,附近人家就集资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尊佛像,这就是浅草寺。其后该寺屡遭火灾,数次被毁。到江户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使它变成一座大群寺院,并成为附近江户市民的游乐之地。除浅草寺内堂外,浅草寺院内的五重塔等著名建筑物和史迹、观赏景点数不胜数。每年元旦前后,前来朝拜的香客,人山人海。
  寺院的大门叫“雷门”,正式名称是“风雷神门”,是日本的门脸、浅草的象征。雷门是公元942年为祈求天下太平和五谷丰登而建造的。几经火灾焚毁,后于1960年重建。雷门正门入口处左右威风凛凛的风神和雷神二将,镇守着浅草寺。雷门最著名的要数门前悬挂的那盏巨大的灯笼,远远可见黑地白边的“雷门”二字,赫然醒目,着实为浅草寺增添不少气派。人们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而供拜这两座神。门内有长约140米的铺石参拜神道通向供着观音像的正殿。作为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旅游名胜,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络绎不绝。
寺西南角有一座五重塔,仅次于京都东寺的五重塔,为日本第二高塔。寺东北有浅草神社,造型典雅,雕刻优美。浅草有名目繁多的节日,一年四季都有庆祝活动。
  浅草寺前位于雷门与本堂之间的街道名为“仲见世”道路两侧是一排排自江户时代延续下来的大小店铺,出售日本最具特色的物美价廉的日本小礼物和各式各样的旅游纪念品、民间工艺品、和服以及日本人喜食的小吃等。在日本鞋是家业与商业的繁荣、家庭与财产的安全和旅途平安的吉祥物再加上浅草寺的护身札,据说会让人倍感安心。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在别处的商店里难以见到的,品种多价格便宜。不论是创业百年以上的名点心店、工艺品店,或现烤现卖的“人形烧”、“仙贝”等都很好吃。香火鼎盛的浅草寺一年到头都热闹非凡,看来众神与众商家的人气指数成正比。熙攘的人潮加上五花八门的商品,人们大概是逛街与来寺庙拜神进香一举两得。
  在这里,我特意让女儿买了一盒“人形烧”,分给大家吃,出门旅游,图的就是一份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user,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广告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