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绵山游记(下)

七、沿着公路走,仰头看风景

绵山景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悬崖上的一条挂壁公路向东面的主峰方向延伸,在水涛沟就算是最里面了。沿途好几公里的公路上方,均是悬崖峭壁,几乎每个山坞里都有道观与佛庙,有的建筑就修在峭壁上的洞内,非常壮观与秀丽。只是太陡,要每一座道观与寺庙都上去近距离观看,那一天的时间是不够的,自身的体力也跟不上,因此,绵山游就留下了些许遗憾。

看看时间不够,我决定不再逐一向上爬,沿着平坦的挂壁公路往西,也就是朝着回去下山的方向,在山崖旁边随意走走,看看沿途山上山下的各色风景。

今天天气非常不好,雾霾很大,我站在公路上,看悬崖对面的大山,似乎都无法看清。

但我觉得这大山还是非常漂亮,公路修筑在悬崖边,每个转角的峭壁之处,都建有寺庙、道观与牌坊,甚至还有隧道。远处看看,都不免揑出一手冷汗。

走着走着,就发现许多路段的马路下面,竟然建有宾馆旅社。在悬崖边有扶梯下去,估计是景区在旅游旺季,为了接待游客采取的措施。

马路外的悬崖下是龙凤河,是汾河的一条支流,也是介休市最大的一条洪水季节河,由沁源县境红崖沟、才子沟、后沟、铁水沟至古寨汇合后,经大栅流入绵山峡谷,再由龙凤村南出山北流,经龙头、石河、下庄等村,然后在洪相村西汇入汾河。全长52公里,流域面积55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3070万立方米。

再向外走,就是一处叫朱家凹的地方,说是因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曾在此修行而得名。这里的景观也不错。只是太高,我实在是没有力气爬上去。 

沿途的名胜古迹甚多,除了介公岭、栖贤谷、抱腹岩外,还有大罗宫、南天门、李姑岩、楞严会、龙头寺、中岩、兔桥和鹿桥(皆栈道)、玉皇阁、铁索岭、棋盘石、五龙庙、竹林寺、银空洞、铁瓦寺、摩斯塔等几十处之多。

山间还有不少名泉飞瀑,如马跑泉、蜂房泉等大小泉水20余处,瀑布10余处,自然景观迷人。下图为清傅山的摩崖书法“飞泉挂壁”。

前边右上方有乳房似的石峰,上有泉水垂滴于下面石池中,水质清洌,手摸冰凉,这就是绵山的“峰房泉”,又名“圣乳泉”。

蜂房泉的崖壁上有一摩崖隶书,非常漂亮:“养心一壶水,习静四围山”。

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山上文物古迹颇多,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几乎每个山谷中都建有寺庙、道观、栈道、天桥。上去都是很陡的台阶,我望而生畏,一个也没有上去。

在几处崖旁,都能见到这种超高的电梯耸立在景点里的宾馆门口,方便游人与住店客人上下,免去攀登陡峭的台阶之苦。但这些却像一个个怪物,与秀丽宁静的景点极不相容,有点煞风景。倒是我对公路左边的大山峡谷更感兴趣。

虽然空气透明度不高,但对面的山谷充满着说不出的神秘与未知。

到了龙头寺,也就是最后一个景区,手机停止工作了,我只得走了一圈,稍微留了点遗憾地上了返回景区大门的交通车。

“人间仙境,大道绵山”。

今天一日游,总的感觉,景区山水风光秀丽,宗教文化深厚,值得一游。只是景区太大,需要在景区内住上一两晚,方可从容看完这些景点,建议后来者在山中留宿。

山上景区现已分了几条游览专线:佛教、道教、介子推寒食节文化,自然山水,红色文化,军事线路等。分开来观光,就不会太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user,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广告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