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惠东平海有古城,还有一条海丰街 作者:郭大侠 旅游攻略 2021-12-20 郭大侠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12月11日上午,我跟三位朋友去惠东县的平海古城。从红草镇埔边上高速,约1小时20分钟到达。 公元1385年,即洪武十八年,为保卫海疆安定社稷,广东都指挥使司花茂与世袭千户杨勋,奉朱元璋之命来到时属归善县之平海建造“守御千户所”所城。它于公元1394年建成完工,曾与海丰所、捷胜所、甲子所同为碣石卫辖下。它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门上建敌楼。 和很多城一样,平海古城的城墙已被拆除,现在保留着四座城门楼,这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了。 西门是古城中最高大雄伟的建筑,厚1.4米、高2.4米、宽2.5米,城楼长16.8米、宽10.6米,总占地178平方米,高7.1米。 从两侧可以登上城门,上面有一座庙,供奉着华光大帝。 这样的福禄寿画镜在八十年代,海丰地面新居入伙时是很好的贺礼,我还是第一次在神庙里看到。 烟火缭绕,屋梁上被熏得很黑,祭拜的信男善女们很虔诚,但也存在消防隐患。 柱子上雕刻着鱼龙饰样。 我们从城门下来,一直往前行。 城内十字街贯通东西、南北。这是以前的城最常见的布局。 十字街将其一分为四,四庙、四局、两衙、各氏宗祠、故居依次分布,明清古建筑、仿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互交织、高低错落。 我们慢慢地行着,拍照。井边还有福神位,供奉着一块石头。 很多祠堂,门枕由大石刻成,很古朴。 関帝古廟。 石枕的狮子呼之欲出。 在这里几乎每座神庙都有八仙的身影。 附近有增坦曾氏民居,我们错过了,只能下次再去。 很多老店铺,木门紧闭,其建筑模式和海丰的一样。 看到很多门上都贴着红双喜,这家人的伴娘在等着化妆师到来。她说的话和海丰话很接近。 漫步街中,毫无异地他乡之感。 街巷较安静,除了不时有电动车开过。 来到东门城楼。 东门是最易受到攻击的城门,因此也是唯一建有瓮城的城门,利于御敌,就算敌人攻入外城,这里仍然是歼敌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里的神庙是晏公爷庙,是水神。 右边楼梯的八仙浮雕很生动。 附近一座国王庙旁的古榕树的树须长得很特别。 路边齐天大圣的小庙。 我们再次经过时,才注意到枕石和石桌案的浮雕有彩绘。 还是八仙的图案。 并且难得一见的是,八仙各有坐骑,有的还是神兽。 村口坡道还安装扶手栏杆,细节之处很显尊老爱幼之心。 很多住宅都贴有婚联。 林氏宗祠对联。 第一次看到贴两幅一模一样的对联。是两兄弟一起娶亲结婚吗? 古代士兵军帽式的斗笠,别处不曾见到的。 我们再去南门。 南门为“天子门”,正门中横卧一块稍微隆起的石头,称为“奠基石”,两侧各开一个小门。据说城内人家出殡,不得从南门经过。 城门两侧有吉祥的图案。双狮戏球。 双龙抢珠。 阳光投射过镂空的窗子。 南门这里是协天大帝庙,协天大帝也是关帝。阿典说明初很多城池的关帝庙都在南门,像捷胜的就在南门街,应该也是标配,但缘由不清楚。 墙上壁画是陆丰碣石人景画的。八仙贺寿。 牵寿引福,寓意吉祥。 再去南门对着的北门,又看到了不少老房子,长满了薜荔(也叫木莲)。 绕墙而生。 平海这里的祠堂,神龛很高。 听阿典介绍,这种叫瓜楞柱础,也很有些年份。除了是柱础,同时也是固定门厅木屏风的构件。 旁边的关着的小门洞应该是给猫狗出入的。 这一面破墙也很有特点。 这样的门环是最简单的吧。 门外天花板还有牡丹花造型。 来到北门。 石栏杆很古老,有些风化,是同治年间的。 秦琼和尉迟恭的门神画像很细致好看。 来拜神的大妈挑着竹箩,仍然是很传统的用具。 北门的是玄天上帝庙,北方玄武,因其方位定庙。 附近一间传统工艺铺。 市场。 前几年新建的文昌庙,太新了,就没有怎么细看。 平海这里除了讲军话,海丰话也是本地常用方言,乡音亲切,我们去买东西一般交流无碍。买了腌制的鸟黎,在汕尾没有吃过的,味道也挺不错。 这间粿条汤店店生意太好,连点餐都站了十几分钟。卖水果的小哥说这里最好吃的就是这间,鱼饼和叉烧味道不错。 请端菜的小哥拿4个碗,各不一样的,其中一个还是老式的,是以前去庙里求的,我们还差点想跟店主买。 我们继续到处逛,要去找庄医生推荐去的海丰街。看到这两座庙,重真古庙和白衣古庙。 外墙上的浮雕画像很生动。 神龛上神仙济济一堂,龙王、马王爷、华佗等都有。 屋脊上还有刘关张三兄弟拱手作揖。 这间祠堂是广式建筑风格。 屋梁木雕精细,竟然荒废了,很令人惋惜。 屋梁上清晰地写着乾隆五十四年建造的,即1789年,距离今天有233年,在省内也是很古老的建筑了。 潮汕的叫法是【四载七瓜柱】,载就是梁。最长的梁(最下面)是【九架梁】,长【八步架】。里面被隔成几间,但也久无人居住,这个破损严重的隔橱写着1982年。 这里建筑大多是客家建筑风格,闽南的很少,祠堂没有山墙。 广州西关常见的“趟栊门”,是古老的“防盗门”。 我们一直在找着“海丰街”,没有定位,就一直问着人去行着,村民也很热情指路。 门板上晒着的腊肉。 老人小孩在路边悠闲地坐着聊天,我们问了这位大叔和老人,他们讲着军话。 明朝在全国设立军事卫所,将士来自不同的地方,操不同方言。为了便于交流,朝廷提倡在军队中讲 “通语”,也就是今天军话的前身。“平海军话的语音基础是明代广义的北方方言,同时吸收了粤语、客家话、闽南话3大方言的许多成分形成。 明朝卫所制消亡时,平海古城里的官兵大多留了下来,变为普通百姓,在这里种田、做生意,使军话在平海较好地延续下来。他们能对粤东多种方言运用自如,对答如流。因而,粤东一带流传着“晓得平海话,走遍通天下”之说。 终于来到了海豐街!不知道是不是世界上唯一一条海豐街呢? 这条海丰街,因当年很多海丰人在此地集居做生意得名。如今街道冷清,少人行走。 汕尾建市之前,我们都是海丰人,肯定要在这里拍照留念了。 听说还有上海街、东莞街和潮州街,我们没有路过。 老式的剃头铺。长木椅,靠背竹椅。 古城内有七口古井,称为“七星井”。相传井是按照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名称标定的。 七星井深约8米,均用规格石块砌成,十分坚固。井径全是圆形,井台有方有圆。 城隍古庙。 第一次看到神庙外围有仿古城墙。 前殿里面的鬼差造型逼真吓人。 再进去,四大元帅塑像分列两边。道教常指"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以威镇道门。马元帅生得白如雪,赵元帅黑如铁,关元帅赤如血,温元帅青如靛。四大元帅是用来驱邪禳灾的四大神将,有这样一句俗语:"你也不看看马王爷有几只眼!" 另外两边还有十殿阎王的壁画,因果轮回,善恶有报。 庙外两块石碑劝人行善积德,勿做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善恶到头终有报,人世艰难,人心难测,愿人常行好事。 鲜艳的美丽异木棉。 3点余钟,我们一行人行往西门停车处,合影后回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出行,欣赏传统文化建筑,赏心悦目乐事。 不过,也难掩一些失落悲慨之情,同是明清滨海所城,惠东县平海的城楼保存完好,成为历史文化遗迹供今人参观游览,我们海陆丰的几座所城却几乎片砖不留、荡然无存,无一处完整遗迹可凭吊,不禁让人些许悲从中来…… 给TA买糖 共{{data.count}}人 人已赞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user,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七星井上城上帝庙上海东莞东门城楼停车处关帝庙南门南门街古井古城古城墙国王庙城墙城门楼城隍古庙平海古城广东广州敌楼文昌文昌庙林氏宗祠汕尾潮州潮汕玄天上帝庙瓮城石刻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