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原腹地,地处洛水之畔的洛阳城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众多朝代的京都,距今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古城之一。
洛阳的古城、大佛、牡丹、美食让我向往已久,这次只身来到洛阳,恰逢严寒冬日,没有机会一睹牡丹花开满城的惊艳,却是喝热汤的绝佳时机,误打误撞也碰上好时候。
去龙门石窟望大佛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郊。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河横穿而过,东西两岸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宋代苏过所描绘“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所以我在河南的第一站就选择了龙门石窟,90元门票,物超所值。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怎么去龙门石窟
如果你像我一样很晚才在新郑机场落地,并且准备在机场附近睡觉的话,千万不要打车去酒店,这是大错特错的做法!因为附近所有酒店(不论大小)都百分之百提供免费接机服务,而且基本上随时都可以接送,下机后联系酒店即可。如果你打车的话,浪费钱不算,还会被出租车司机数落一路(我就是= =)。
第二天早起从郑州机场站坐城际动车到郑州东站,从郑州东站乘坐高铁前往龙门石窟站。
龙门石窟站下车后,我直接去了龙门石窟,因为高铁站离龙门石窟景点只有3公里,网上打车过去不到十块钱。打车到西山石窟服务站,售票处有免费行李寄存,5点之前回来取就行。
龙门石窟浏览路线
龙门石窟在伊水河两岸,西岸的西山石窟是浏览的重点,著名的卢舍那大佛、“剪刀手”大佛等都在西山,东山佛像较西山少很多。一般来说,在西山石窟至少要花费2-3小时,东山石窟1小时左右就够了。
伊水悠悠,对面就是东山石窟,镜头后是西山
东山石窟全景
西山石窟,佛面隐约可见
几千个佛洞遍布山间,十分震撼
从西北入口进入景点,一路上上下下的攀爬从西山游到东山,非常耗费体力,所以记得在售票点的街上吃饱喝足,还要准备好充足的水。
西山石窟最大最著名的佛洞就是奉先寺内的卢舍那大佛,高17米多,据说是根据武则天的样貌雕刻而成,佛面丰满圆润,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宛若睿智而慈祥。
奉先寺正在进行防渗透维修
两旁的金刚只是隐约可见
绿纱之下的金刚,面部表情栩栩如生
西山石窟另外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大佛,是宾阳北洞的“剪刀手”大佛,这个“剪刀手”其实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能传达强烈意志。
“剪刀手”大佛
我亲眼见到的龙门石窟佛像与我在网上搜索资料能看到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被风化的佛像大部分都已经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几乎全部褪色的佛像
这尊佛像本来有色彩艳丽的莲花顶,现在已几乎无法分辨
莲花洞,虽然风化严重,但莲花顶依稀可见一些色彩
由于战争时期没有对龙门石窟进行保护,大量佛像被盗或被破坏,现在佛洞内随处可见无头或断手断指或全部被毁的佛像,实在令人痛心。
断指了的大佛
这整齐的佛头切面,大概率是被盗取了
小佛龛的金刚,面部也被毁了
同样被整齐切割的佛身
为数不多保存完整的大佛
万佛洞内的小佛像
龙门石窟有洞窟像龛两千多个,这两千多的佛洞并不全是官方造的。除了最大的佛洞之外,绝大多数中小佛洞都是民间自费出资给工匠们,为自己和家人祈福所造,但也必须是富贵人家才有此殊荣和金钱跟皇宫贵族一起建佛龛。但无论是佛龛是大是小,都雕刻得非常精细。
大佛洞是官方出资修建
小佛洞大部分是民间出资修建
这是一个佛洞前的功德碑,记录了当时出资人姓名和出资情况
以上大概逛完了西山,在两山之间一座桥横跨伊水,过了桥就直接进入东山行程。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比较著名的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等。
东山石窟的佛像
大概东山除了佛龛,还有香山寺、白园,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园。但我去时香山寺和白园都在修整,并不能进入游览,所以东山我很快就逛完了。出了出口,离售票处行李寄存处还有接近两公里的距离,可以乘坐摆渡车回去,10元一人,直接送到售票处。
在售票处拿了行李,走到外面的马路上,坐公交去古城,到洛邑古城,大约花费1小时。推荐在洛邑古城附近住宿,方圆500米内就是洛邑古城、丽景门和十字街夜市。
洛邑古城的白天和黑夜
在洛邑古城附近订了一个青旅,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多,天黑了,适合看看古城夜景。
洛邑古城景区可以免费参观,园区不大,内包含文峰塔、河南府文庙、金元古城墙遗址等保护建筑,晚上8点-8点半有演出,我错过了,只能看看夜景。
入口即是护城河
妥灵宫
妥灵宫倒影在新潭
洛邑古城的白天
十字街、丽景门
十字街从丽景门开始,由西向东延伸,东西方向的主街大概有几公里。青石板的道路哦,古香古色的门店,高挑的红灯笼,走在路上想象自己是穿梭于几千年前的京城,也是一种奇特的体验。
小古城门
丽景门
上丽景门需要45元门票,城楼上有些敷衍的展览,还有古代兵器展,除此之外就是可以俯瞰整个老城区,不过45块钱性价比也不算高。
丽景门城楼
城楼上的兵器展
从丽景门上俯瞰十字街
行人稀少,并没有太多游客
十字街夜景
十字街的白天
沿街有各式各样的门店,除了少数卖吃的门店之外,最多的就是花圈店和民间演出店,这是与其他景点相比的特殊之处。
十字街上的花圈寿衣店
十字街上的演出店
正在吃饭晒太阳的老奶奶
沿街有大大小小的十字路口,大十字就是洛阳著名的夜市,十字街上疫情期间晚上几乎没人,但大十字夜市却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不过在夜市里并没有太多洛阳的特色美食,想吃特色美食还需要到旁边的小街小巷去发现。
十字街夜市
白马寺
白马寺在市郊,有公交直达,大约花费1小时,入寺需要35元门票。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寺内有中国佛殿、印度佛殿、缅甸佛殿和泰国佛殿,在这里可以看到红墙绿瓦,也可以看到异域风情,35块钱的门票还是很划算的。
白马寺
寺门口的小猫
清凉亭
红墙绿松
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自在佛,果然很自在
在中国佛殿遇到大师们做法事
泰国佛殿
印度佛殿
泰国佛殿
泰国佛殿旁边的蛇与佛
洛阳美食,三顿不离汤
洛阳名吃是洛阳水席,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正宗水席含8道热菜,8道凉菜。我一个人来到洛阳,没办法吃席,只好拼拼凑凑,把水席里的经典菜单个吃一遍。
天气很冷,很适合喝热汤,我喝的头一汤就是不翻汤。插播一个小知识点,不翻汤为什么叫不翻汤?——答:“因为用小勺舀一些稀绿豆面糊往平底锅里一倒,即成一张类似春卷的薄片,不用翻个就熟,所以就叫“不翻”。
稀绿豆面糊就是下图碗里的白片,这碗汤是在十字街附近吃的,汤+煎饺一起25元,能吃得很饱了。
不翻汤
汤还不错,饺子将就
水席扣碗是洛阳水席的主菜之一,我没有进馆子,选择了在街上推车的,下面这个说是梅菜扣肉碗,一碗30,打包带走吃。
也可以在他的摊子上吃的
东坡肉扣碗
五香酱牛肉是水席里面的主要凉菜,也是洛阳街头摊子热销产品之一,我住的青旅门口街上就有卖。这位摊主大叔寡言少语,面色不善,我进出都能看到他,也对这个肉垂涎已久,但是我只想买一点点,怕他不卖。直到第二天晚上,我看到有几个人围着他买,路过时听到他们说“来十块钱的!”,我心下窃喜,也去要了5块钱的。
切下来的那些就是我5块钱的量,切得很薄,味道真的还不错
打包了酱牛肉和梅菜扣肉,我到旁边的馆子里点了一份特色砂锅土豆粉,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到那么难吃的砂锅粉。
这个砂锅粉是真的难吃,胜在热乎,我只把汤喝完了
虽然洛阳的汤很多,但要说这次喝到最好喝的汤,还得数下面这家鼓楼牛肉杂肝汤。位置就在洛邑古城门口的小十字街路口,价格实惠,从6元到20元可供选择,味道正宗,味美汤浓,搭配一个热乎的烧饼,本次洛阳美食TOP1获得者。
门面就很有味道了
看老板这架势,娴熟,一看就是老手,不能不好喝
我点了6元的分量,老板还免费加了很多牛血,吃得很香很饱
在牛肉汤的旁边有家羊肉汤,客观来说,这家羊肉汤也好喝,价格也实惠,但我本人不大爱吃羊肉,觉得还是不如隔壁的牛肉汤,也许喜欢吃羊肉的朋友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饼1元,汤8元,肉不少,羊血同样免费
在去丽景门的街上,我偶遇一个全是苍蝇馆子的小街,在这个小街里吃了一碗非常好吃的羊肉炝锅面。
主街旁边的苍蝇馆子,看着就像能出精品的样子
果然座无虚席,还有人站着等位,我最经受不住苍蝇馆子的诱惑,加入排队
点了羊肉炝锅面,果然很好吃,我一个不爱吃羊肉的人也光盘了
炝锅面门店对面的炸丸子铺
在青旅认识了一个姐姐,她在洛阳已经呆了半个多月,给我介绍了一些好吃的,比如下面的金丝牛肉饼和果子油茶。
金丝牛肉饼是洛阳人民喜欢的特色小吃,购买需要排很长的队。烤焦的外壳包裹着流汁的鲜牛肉,一口咬下去又香又脆又多汁,在洛阳冬天的街头一边吃一边呼着热气,是旅行中又一点小幸福。
外酥里嫩的金丝牛肉饼,一口咬掉半个
果子油茶是一种纯面食,油茶是煮得很稀的面糊,果子是炸得很脆的薄面饼,加上黑芝麻、十三香、花生等,不得不说确实很特色,并且就算第一次吃也觉得味道很不错。
果子油茶
晚上在安静的古城街上,看到小酒馆里昏黄的光,忍不住一个人也进去喝了一杯马天尼。
一个人喝酒
洛阳博物馆和古墓博物馆本是我这次行程的重点,但洛阳疫情防控措施很严格,所有博物馆都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我的核酸检测刚好超过48小时,所以两个博物馆都没来得及去,又由于季节的原因没有看到牡丹花开,下次就要趁洛阳牡丹花节时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