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慕士塔格
“登上世界之巅”的漫漫征途
或许只剩临门一脚
——慕士塔格

(本文未标注图片均由云南顶峰户外提供)
对雪山攀登者来说,慕士塔格是“7000米级”优秀代表,是绕也绕不过去的必登山。
它是走向“珠峰梦”的必经之地,8000米级山峰最后的试炼场;也是从哈巴、四姑娘等初级雪山一步步开启攀登的人,最触手可及的目标。
对自然爱好者来说,慕士塔格是“冰川之父”,是一踏进南疆就萦绕于耳的传说。
不论我走到哪里,也不论是在哪一个柯尔克孜人的帐篷歇脚,都会听到关于这座圣山的新故事,连带地激发出我内在无法抗拒的欲望,想要更加亲近这座山,亲自去踩踩它那陡峻的山坡。
不一定要攀上顶峰,但是至少要走上一程。
——斯文·赫定《我的探险生涯》

一个传说,许多传奇
关于慕士塔格,有许多略显冰冷的介绍:
它位于新疆南部,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县交界处,帕米尔高原东侧。
-
峰顶海拔7546m;
-
面积达275平方公里;
-
山体浑圆巨大,状似馒头,常年积雪;
-
冰雪平均厚度达100~200米;冰川发育众多。
当地语言中,“慕士”为冰的意思,“塔格”为山,而“阿塔”为父亲,是以慕士塔格被誉为“冰山之父”。

但我更愿意和你分享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慕士塔格峰上住着一位冰山公主,她与住在对面海拔8611米的乔格里峰(世界第二高峰)上的雪山王子相恋,但这对真挚的恋人,最终被凶恶的王后拆散。
王后用神棍劈开了这两座相恋的山峰。冰山公主思念雪山王子,眼泪不停涌出,形成了道道冰川,山上终年积雪不化,冰珠闪烁……
纯洁高雅的慕士塔格,也因此被山下的塔吉克族青年视为爱情的象征。

这个质朴而纯粹的传说,让巍峨庄重的慕士塔格突然有了温度,有了可亲近、可包容的气质。
1956年,31名中苏联合登山队队员沿西山脊路线,完成慕士塔格峰首登。这条由先辈们开辟的传统路线,也是现在商业队所走的经典路线。

此后,这座刚中带柔的山峰,逐渐广为人知;户外人前赴后继,成就诸多动人心魄的传奇。
1999年,王铁男率队登顶,下撤途中掉进海拔6200多米的冰裂缝,在零下30度中奇迹扛过一夜并爬出冰裂缝,回到大本营;
2011年,“江鱼儿”和“球叔”仅用2天时间完成慕士塔格登山滑雪——第1天从大本营直接到C2营地,第2天从C2营地直接冲顶,然后从另一面传统线路滑雪下山;
2016年,在云南读高二的17岁女生任雨璇登顶慕士塔格;
2019年,国内盲人登山第一人、来自四川的张洪成功登顶慕士塔格……
慕士塔格,7000米中的“顶流”
国内7000米级山峰大大小小有100多座,为人熟知的主要有四:
-
西藏南迦巴瓦峰(7782米)
-
四川贡嘎山(7556米)
-
西藏宁金抗沙峰(7206米)
-
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米)
其中,慕士塔格堪列榜首。之所以能从同辈中脱颖而出,成为7000米级山峰中的“顶流”,慕士塔格自有其无可取代的独特。

最容易接近的7000米
南迦巴瓦壁立千仞、雪崩不断;贡嘎山四壁陡峭,冰崩、雪崩频繁,二者攀登难度极大,少有人尝试。
宁金抗沙则因接近性、费用和攀登成熟度等,少有商业队伍,涉足其中的大多为自主攀登的专业级爱好者。

慕士塔格则峰体浑圆,无明显角峰,地形相对简单,坡度相对平缓。
冰裂缝少、无雪崩,技术攀登难度小(整个攀登路程中只有C1-C2之间有一段相对复杂的技术路段),使其在同级别山峰中最容易攀登,也因此以“最容易登顶的7000米级山峰”和“登山训练大本营”的美称享誉全球。
此外,慕士塔格更是世界上能够进行高山滑雪的最高山峰,“滑雪2500米下撤”,对全球登山滑雪者来说,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巨大诱惑。

这里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接近性;20天左右的攀登周期,则让身体可以逐渐适应高海拔。
每年,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都会迎来至少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个登山团队。
一旦登顶,按照我国国家体育局的运动员等级划分,还可以申请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条件:男子登顶一座海拔75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女子登顶一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

独特的壮美风光
对走进慕士塔格的人来说,成功登顶固然是心之所念;但即便折戟而归,这趟行程也必将是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慕峰所处塔什库尔干县,原意为石头城,位于帕米尔高原最开阔的一片山间谷地,被誉为“高原明珠”;居住其中的塔吉克人则被称为“彩云上的人家”。

这里曾是历史上东西方交流最重要的孔道。至今,如果想去探访红其拉甫国门,塔县仍是必经之地。
-
遗落在塔什库尔干河畔的吉勒尕勒古驿站,昭示着两千年前的繁华;
-
寥落的石头城遗址,映衬着中国最晚的日落;
-
塔吉克人关于“鹰”与“冰山”的传说,缭绕在这座边陲之城……
我相信
展现在我面前的这片天然又奇丽的美景
超越了这座星球上所能见到的一切景观。
我感觉
自己仿佛站在无穷无尽的太空的边缘,
眼前神秘的世界在永不停歇地运转。
我与天上的星星只有一步之遥,
简直一伸手就能触到月亮;
而在脚下,我感觉到遵循重力法则的地球,
在这宇宙太空的夜色中沿着自己的轨道在不断地旋转着。
——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旅行记》

成熟的商业攀登
随着登山技术、装备及商业服务的成熟,曾经遥不可及的慕士塔格,也越来越触手可及。攀登路线尤其西山脊路线非常成熟,线路安全性也相对较高。

商业攀登公司会提供从大本营到登顶的全套攀登服务,科学安排适应性训练,并提供完备的医疗急救设施、高山专用氧气、高山帐篷、雪铲、雪锥、路绳等等。
此外,相比8000米级雪山攀登动辄几十万的报名费用,7000米级的慕士塔格价格也堪称亲民。

用20天,铭记一生
以提供慕士塔格攀登服务的云南顶峰户外为例:
-
半自助团:31800元 一比三协作;
-
标准团:36800元 一比二协作;
-
豪华团:51800元 一比一协作。
攀登全程大约11公里,海拔落差约3100米,为科学适应,整个行程安排约20天。
现在,给自己2分钟时间,我们一起去感受一番慕峰7000米级的雪山体验。

D1: 喀什集合。
或许你已经心心念念南疆许久,这一次,终于来到了喀什。
这里海拔只有1340米,办理好边防证,和天南海北赶来的队友们一起逛逛喀什噶尔古城,在百年老茶馆来一壶下午茶,看看满大街精致的手工艺品,抑或去参观久闻其名的艾提戈尔清真寺和香妃墓……
入夜,在充满烟火气的喀什夜市来几串地道的羊肉串,或是一个刚出炉的热馕,一口一个满足。

D2 : 喀什—塔什库尔干县。
车子沿中巴公路急驰,途径喀拉库里湖, 204营地,约7~8小时便能到达塔县的酒店。
沿途冰川连绵,荒无人烟,途中即可远望慕士塔格,它与邻近的公格尔峰(海拔7719米)和公格尔九别峰(海拔7595米)并称为“昆仑三雄”,三山耸立,成为帕米尔高原的标志。

D3 : 塔县—苏巴什—BC大本营。
乘车至苏巴什,从海拔约3700米的204公路徒步起点,徒步约4~5个小时到达海拔4500米左右的BC营地。
-
里程约11公里,海拔爬升700米。
今天沿途以高山草甸为主。接近山脚时,要跨越一条冰川溪流,水流不深但是流速快;因是冰川融水,溪边寒气逼人。
独特的冰川景观开始依次闯入眼中,即便听过再多传说,见过再多画册,亲自站在慕峰脚下,才能感受那种直面而来的神秘冲击。

D4: BC大本营休整、适应。
BC驻扎地坡度30°左右,周边基本为碎石坡。与自然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6000米级雀儿山同级别、堪称豪华的慕峰大本营。
六七月的登山季,众多国内外登山组织纷至沓来,形成一个独特的“大本营地球村”。
新鲜蔬果和热食早已是刚需,来点火锅、泡个热水脚也是题中之义。谁说登山一定要苦兮兮?


D5: 从BC登至C1短暂适应,返回BC。
BC到C1一般需3-4小时,缓慢匀速行进,一步步适应海拔的拔升。
庞大的冰舌、奇异的冰塔林、冰裂缝等开始逐一显现,带来视觉和内心的双重冲击。
D6: BC大本营休整、适应。
时间,是提高海拔适应性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在这段时间里,你需要全方位注重每一个细节,保证自己的身体不出现任何问题。毕竟,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感冒,就可能让你的整个攀登功亏一篑。

D7: BC到C1 ,夜宿C1帐篷。
从大本营轻装出发,翻过碎石坡,跨越一条冰川溪流,经过冰塔林,一路缓上至C1营地。
-
海拔上升约1100米,里程约3.5公里,耗时5-6小时。
今天的行走强度适中,但作为正式攀登的第一天,你需要调整好前进节奏。海拔5300米的C1营地驻扎在相对缓一点的坡上,希望你能睡个好觉。


D8: C1到C2 ,夜宿C2帐篷。
今天,我们将经过此行唯一一段较为复杂的技术路段。上雪线后,先是一段百米左右的陡峭雪坡,随后小心沿雪坡横切、上升,到达“臭名昭著”的裂缝区。
这里冰壁林立,裂缝交错,在向导的协助下,你拖着不太适应的踏雪板,沿着前面队员的脚印,缓慢地走过窄窄的雪桥,总算告别了冰裂缝。
此后,经过一段50米左右的陡峭雪坡横切,进入漫长的雪原跋涉。海拔6200米处的C2营地,就建立在一处平缓的雪坡上。
-
海拔上升约700米,里程约2公里,耗时5-7小时。

D9: C2下撤至C1后继续撤至BC。
下撤之路虽然相对轻松,却也容不得大意。尤其海拔5620米附近的雪坡处,易发生滑坠,一旦滑坠,则有掉入冰川断崖的风险。
两天的海拔适应中,你已经和慕峰初步交手,尤其对C1到C2的复杂路段有所了解,相信也在沿途见到许多震撼人心的冰川美景。

D10: BC大本营休整、适应。
三天的适应性行走后,你需要充分休息调整,为之后的正式攀登做好准备。
D11: BC大本营调整、准备冲顶。
行程已经过去了十天,相信你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已经逐渐提升,也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正式的攀登,终于要开始了。
D12: BC到C1。
D13: C1到C2。
再次踏上熟悉的路,依然需要格外谨慎。选择靠谱的团队和向导,则会更加安心。

D14: C2到C3。
这是一段约3公里的雪原缓坡,天地茫茫,犹如行走在白色沙漠。里程虽不长,逐渐提升的海拔却让攀登越来越吃力。
约5到7小时后,我们将上升约650米,到达海拔约6900米处的C3营地。
这是此行露营海拔最高的地方,你需要做好保暖,谨防失温或冻伤;对了,今天你很有可能一夜难眠……

D15: C3冲顶,之后从顶峰下撤至C2。
从C3出发,继续坡度15°-25°的漫长大雪坡,这将是对体能和意志力的最后考验。跟好向导,看清路线,否则容易迷路。
终于,你在一片茫茫中遇见一片碎石堆和几条飘扬的经幡,恭喜你,那就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的顶峰!
你一定会在顶峰兴奋地拍照,但注意不宜久留,返回C2的下撤之路依然漫漫,需要预留足够的体力和时间。
-
海拔上升约700米,下降约1300米,上升里程约2.5公里,耗时4-5小时;总里程10公里,共耗时8-10小时。

D16: C2下撤至BC大本营。
沿着上升时走过的路原路返回,C2到C1的复杂路段依然需要加倍谨慎,那些落差巨大的断崖、横陈的冰裂缝……成了此行最后的惊险记忆。
-
海拔下降约1800米,里程5.5公里,耗时约5-6小时。
D17: 撤营,返回喀什。
D18: 告别队友,结束行程。
返回豪华舒适的大本营,山上的艰辛转眼已成过往;从大本营徒步回到204公路,乘车返回喀什,和队友把酒言欢,继续相约户外江湖。

D19~D20:备用时间
漫长的适应和攀登周期,难免会遇上天气不好等各种客观因素阻碍,预留两天机动时间很有必要。
从忙碌的日常,
到海拔7546米的慕峰之巅,
再到重返人间
……
半月之间,
已然历经种种,恍然如梦。
自此而后,
慕峰,成为人生不可割裂的一部分。

❄
如果7000米是你的必达目标
2020年6月20日至2020年7月9日
我们慕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