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记忆,绵延千年,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不管是铜文化园广场,还是铜陵国际铜雕艺术园,铜文化都深深地印刻在城市印记里,在城市每平方公里就有2座雕塑,对于铜陵人来说,看见《丰收门》,就算是回到家了!

铜陵博物馆
青铜记忆,绵延千年
在铜陵旅行,必不可少的第一项,便是感受一下铜文化,在博物馆里记录着这座城市与铜的渊源和故事。

坐落在一片环境幽美的湿地之中,铜陵博物馆建筑主体充分体现青铜文化特色,方圆结合,完美诠释了古代中国青铜冶铸的“范”与“器”关系。
建筑外形以铜陵出土的青铜器——春秋兽耳鸟纹鉴为设计原型而建造,建筑外观的设计也有着以铜为镜的含义,见证铜陵历史发展的过程。

全面展示铜陵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分蜚廉折金、铜地初曦、矿冶遗韵、青铜遗珍、吴楚争雄、当代铜工艺等6个部分。

整个三楼陈列展览以青铜文化为创意主轴,通过展示精选的260余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馆藏青铜器和80余件当代铜工艺品。
铜陵出土的商朝青铜编钟是镇馆之宝,商代出土的各类青铜容器,表明了铜在一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礼仪生活的重要性。


用现代高科技展示方式模拟采冶铸场景,再现了古铜都铜陵三千多年的悠久的采冶铸历史和遗韵。


铜官府
随着铜矿的不断开采消耗,也让铜陵激发了新的思路,从铜矿开采到铜工艺品精加工的转型。铜砖、铜瓦、铜窗、铜画、铜雕塑……一座1600平方米的全铜打造的“铜官府”即将落成,集合了不同铜制作工艺,浓缩了铜陵三千年的铜文化历史。

铜工艺品展示中心云集了大师级铜工艺品,传统工艺制作体验馆更是可以一展身手。

铜官山·1978文创园
再现那些年矿工生活的人间烟火气
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铜官山自古以来以产铜著称于世,满载历史沧桑的工业遗迹于生活留存,转化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1978文创园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文创园,园区内布置了各种工业气息的机器工具,成为工业风打卡的热门地。


没有一代代的矿工,就没有现在的铜陵,六排红墙黑瓦的房屋,真实再现了从50年代到90年代,铜陵矿工们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一幕幕具有鲜明年代印记的场景,让人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年代。


走进壹号矿洞,再现了当年矿工创业的艰苦卓绝和心路历程。



以铜矿而兴的铜陵,辖内低山丘陵纵横,山上绿树成荫,山下水系丰盈,却也是国家森林公园、花园城市,实属难得,所以铜陵不仅仅是一座古铜之都,还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山湖之城。

凤凰山
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迹万古传






凤凰山旅游贴士:















长江千万里,江流多绮丽,说到江城,大家想到最多的是重庆、武汉,而铜陵亦是一座滨江重镇。
一江春水自西而来,江水转折处,便孕育了千年古铜都——铜陵,沿着滔滔不绝的江水顺势而下,一座座滨江古镇、江心洲村落一一映入眼帘,写满了这座铜都不为人知的似水柔情、码头烟火气息。

大通古镇
繁华与荒凉并存,一座藏古识古的滨江古镇
大通古镇古名澜溪,建镇已有千年,历史上曾是一座名蜚中外的江岸重镇,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有“小上海”之美誉。


镇内长龙山、慈堂湖山水相映,天然成趣,澜溪古街宽敞,是无数不多的可以并排跑马车的古街道,两侧是集合了各时期的古民居,可谓鲜活的古民居博物馆。

大通镇的街巷里隐藏着大士阁、明清古井龙泉、天主教堂、古牌坊、水口等人文遗址,等待着游人寻访。


大通老街至今任保留着清末民初的风格,这里的生活依然遵循着“日出而市,日午而散”的模样,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息,澜溪古街上旧行业商铺林立,如手工制作的称,老式的捕鱼装备,腌菜的泥坛等等。


大通和悦洲
谱写了清明上河图版的繁华景象
在和悦洲渡口坐上轮渡,可到达大通古镇对岸的和悦洲,和悦洲是经千年泥沙沉淀而隆起的江心洲,远远望去如同漂浮的一片荷叶,所以古名为荷叶洲。


据和悦洲出土的清朝顺治年间的《福德祠碑记》所考,1652年就有人在和悦洲定居,距今已有三百三十多年历史了,如今岛上的居民依然每天坐着轮渡,挑着自家生产的蔬菜瓜果,到大通古镇的集市上售卖。


和悦洲一共三街十三巷,直通江滨,麻石条铺成的老街一共分为三条,和悦头街是商业中心,二道街是行政中心,三道街是居民生活区,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大通和悦洲的鼎盛时期,被誉为“小上海”,可惜如今二道街和三道街已经被毁,只残留少许古建筑了。


淡水豚保护中心可以欣赏江豚,离和悦老街步行大约十五分钟,岛上有旅游交通车或共享单车,过去也很是方便,门票20元,每天上午10点,中午2点,下午4点会给江豚喂食,这时候时看江豚的最佳时机。



胥坝乡群心村
江南渡江第一船
从长江南岸的铜陵胥坝渡口乘坐轮渡,不到10分钟便到达对岸的江心洲,由渡口乘车就到了胥坝乡群心村。


铜陵是“江南解放第一城”,而位于江心洲上的胥坝乡群心村,是解放铜陵的“跳板”,这里建有渡江文化广场和“渡江第一船”雕塑。


新建的群心村优雅别致,徽派民居白墙黛瓦,有水、有花、有民居,一派秀美的江南风光!


群心村深处的铁锚洲上,为意杨林、芦苇滩、水草坪所覆盖,一派美丽的湿地风光。


老洲太阳岛
长江江水中的金沙滩
老洲太阳岛,位于铜陵县城老洲乡的洲头,是长江铜陵段上的一个独立的江心洲,因长江挟带的泥沙沉积,两洲江水退落,洲头上便出现漫无边际的沙滩,江水缓缓地向两边分流而去。
江面上船只往来如梭,芳草坪、杨柳林、金沙滩风光优美,江水、沙滩、蓝天融为一体,是一处远近闻名的郊游胜地。



滨江书屋
书香四溢的最美日落打卡地
铜陵的沿江地带被打造成了滨江生态公园,是本地人晨跑锻炼的休闲地,成为网红的滨江书屋临江而建,曾是一座废弃码头,如今被改造成了工业风的全公益性市民书屋。
打卡一座城市,自然少不了当地的图书馆,站立在露天平台远眺铜陵江景,落日的余晖透过透明玻璃洒将下来,阅览室里弥漫着书香,好不惬意!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冶铜历史延绵3500余年,千百年风雅沐浴,孕育了无数美好的古村落,这些古村沉淀着铜陵的文化,铜陵的历史,非常值得拜访打卡。

龙潭肖古村
深山徽派人家,围潭静美而居
龙潭肖是一座躲在深山里的古村落,集典雅秀美于一身,建于明宪宗年间,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风貌独特,保存较为完整,由于村人多姓肖,村里又有一口称作龙潭的水潭,龙潭肖也就由此得名。


龙潭肖依然而建,四面环山,古桥、古寨门、古道、古巷、古树、古亭散落其中,可谓一村水韵,满眼古意。

漫步在龙潭肖的石板小径大部分民居属皖南青砖小瓦的徽派建筑风格,一条小河从村庄穿流而过,村庄依地形散落在小河两侧,沿河生长着古老的水桦树,村民们依然习惯于在河边浣洗。


山顶有一处泉眼,从建村之时就出水不断,至今也没有人知道这水来自哪里。


斑驳陆离的石墙,记录着村子古老的蹉跎岁月,一块大青石上爬满了仙人掌,黄色的小花开的正艳,像极了这里认真生活的人们。


村口一座古祠堂,曾是新四军的团部旧址。


在山村的半山腰,一座与其他纯徽派房屋不同,多了一些现代化的气息的房子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吴彦祖《漂亮的房子》改造后的一处民宿,走过了一段崎岖不平的石板台阶后,就到了小院门口,原先的大门还保留着原来的残垣断壁。


走进大门,眼豁然开朗,一座与山相伴的庭院跃入视野,院子里随处可见绿色植被,而围砌院子的砖头,还尽量保留了原来的模样,走进客厅,原木家具、布艺沙发、精致小巧的工艺品……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二楼是一茶室内书房,和两间客房,雨后的清晨,躺在房间里就可以看到满山的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漂亮的房子里随处可见的铜制品了,可以说与铜陵的本地特色完美契合。



铜陵小苏州,徽风皖韵的江南水镇
梦里水乡,古韵犁桥,步入犁桥水镇,一派江南水乡的风韵扑面而来,明清徽派建筑鳞次栉比,整个古镇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别具特色,民居门窗和街巷,有宋式风韵。


犁桥村以明塘春景、梦荷夏忆、乡野秋实、古桥冬韵“四景”闻名,推荐打卡景点有:古戏台、古县衙、古绣楼、当铺、更楼、三元门、古祠堂、书苑等古建筑群落。

犁桥水镇非常适合拍照,水街上的古桥街巷、古祠堂外立墙、状元楼的圆形门洞、汉服体验馆街角和窗户、古戏台,都是拍摄汉服旗袍的绝美取景地。


还有老街古钱币博物馆、火文化展示馆,红色革命纪念馆、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木雕博物馆等场馆,以及非遗传承文化一条街等。


周边游玩:文艺打卡、彩绘墙的犁桥村、犁桥美术馆、西联乡万亩荷园、江南园林漫园。









铜陵人都爱花,铜陵是“凤丹之乡”,凤丹是铜陵市的市花,铜陵凤丹花朵大、艳丽、多为白色、水红色、特别是凤凰山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阳光充足,非常适应凤丹的生长,凤凰山篁幽林深,每年在4-5月来到凤凰花谷,可以看见雍容华贵的牡丹满园绽放。

东方小瑞士,感受皖南山水激情漂流









六月紫色浪漫的东方普罗旺斯







💎等级:AAAA级
🎫门票:免费,游船票40元/人,游览车票20元/人
⏰时间:09:00-17:00
🚌交通:26路、12路、23路公交车至体育中心站下,或乘14路公交车至公园道壹号站下
📍地址:铜陵市铜官区翠湖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