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淘和阿拉
©:范fantasy
更顶的是还要给被隔离的小朋友
采购冰墩墩!!!
羡慕的泪水从嘴角流了出来

一座被严重低估的江南老城
登上冠军宝座,惊艳四座!
(不含资源类城市,不含港澳台)
“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在此,
“中国陶都”宜兴在此,
“华夏第一县”锡山在此,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在此…
改革开放以后,
这里诞生了全国
第一个亿元村、亿元镇、亿元乡,
诞生了江苏第一家
外资企业、第一家上市企业。

而是经年累月的厚积薄发,
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
我要偷偷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当然还要继续努力)
依然是许多人梦中的远方。
©:有一个鳘

宜居的环境,适当的节奏,
老百姓骨子里都是小市民(褒义),
喝点黄酒、吃吃豆花、打打麻将,
灵魂深处,就想过点简单的舒服日子。
©:鹿米卷

江浙沪最低调不争的城市
无锡的惬意,
在于它山水相融的自在悠闲。








而另一边,
山和水又是相辅相成的。
太湖之滨的灵山▼
这里的灵山大佛,
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铜佛像。




©:刘剑伟
无锡的惬意,
在于它3000年底蕴的气定神闲。
无锡,
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
千百年来,这座城市留下了
数不尽的历史遗迹与人文故事,
那一座座古建筑,一处处历史遗迹,
依然在千年风雨中“淡定”地岿然不动。
泰伯奔吴、三让天下,
由此拉开了无锡乃至长三角地区
吴文化起源的序幕。
©:south南方南
从古代的徐霞客、春申君、顾恺之、李绅、
李纲、倪云林、顾宪成、薛福成……
到近代著名的巨匠钱伟长、
钱穆、钱钟书、荣氏兄弟……
无锡文脉,灿烂成一部部厚重的书典。
大家小学便背诵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就镌刻在无锡东林书院。
©:爱旅游568创south南方南
那些载满文化碎片的小巷、故居,
总能带给人无尽的遐想。
宜兴紫砂陶的发祥之地:
©:范洪波
无锡的惬意,
在于它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无锡的惬意,
在于它经济实力的安全感。

是“苏南模式”公认的发源地……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就在这里。
©:摄影师Tomrrey
“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在此,
“中国陶都”宜兴在此,
“华夏第一县”锡山在此,
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个
亿元村、亿元镇、亿元乡,
诞生了江苏的第一家
外资企业、第一家上市企业。

无锡的惬意,
在于它人间烟火的甜蜜。
“爱吃甜的人,日子一定过得不差”。
无锡,
是中国最会吃甜的地方,
尤以“甜出头,咸收口,
浓油赤酱”的锡帮菜闻名全国。
小笼馒头▼
个头不大,吃起来微甜,
一只上好的小笼包大概就是:
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
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
开洋馄饨▼
皮薄馅多, 上面会洒些搭配蛋皮, 用肉骨头吊汤, 吃起来层次感强, 满满的一碗,十分饱腹~
浇头面▼
无锡的面,
其实很多种,但多重鲜,
所以一般面和浇头分开点。
而且浇头的选择非常多,
虾仁、三鲜、什锦、素鸡…
令人吃出选择恐惧症。
肉酿面筋▼
无锡非常出名的家常菜,
是将肉馅塞入油面筋中,
再用大火蒸熟,
吃起来鲜香四溢,弹口爽滑。
酱骨头▼
浓油赤酱做出来的它,
甜而不腻,肉多骨头少,
令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太湖三白▼
身处太湖边,
银鱼、白鱼、白虾,
也成了无锡的一道佳肴,
他们无鳞无骨无刺,肉质细嫩,
简单制作一下都鲜掉眉毛。
梅花糕▼
喜欢咸的可以吃肉馅,
喜欢甜的,可以选择芝麻馅。
吃起来外酥里嫩香酥可口。
玉兰饼▼
糯米包着肉,
在锅里炸的金黄,
趁热咬下去,汁水四溢。
桂花糖芋艿▼
无锡人秋天必备的一道甜点,
吃起来软软糯糯又香甜,
胖上3斤也甘愿。
阳山水蜜桃▼
被誉为“水做的骨肉”,
看上去果大色美,
吃起来皮韧易剥,汁多味甜。
无锡的惬意,
在于它春夏秋天里的怡然自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入春,
无锡就成了花的世界!
鼋头渚的樱花舞,
是惊艳了世人目光的刹那芳华▼
©:挽哥大魔王
拈花湾,花开柳绿▼
一入夏,
无锡就成了禅意的世界!
夏天的小镇,
总是安逸而悠然▼

夏天的园林,
庭院深深深几许▼
夏天的湿地,
消散了燥热的暑气▼

一入秋,
无锡就成了色彩的天堂!
枫的红▼
银杏的黄▼
到了冬天,
无锡就成了水墨江南!
一朝江南雪,半梦醉人间▼
©:f叉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