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展陈上新:馆藏犍陀罗造像艺术展。
展品不多且多有残缺,但还是能一窥犍陀罗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佛造像及菩萨造像。馆藏造像曾多次展出,现已作为常设展。如果来到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可以到南画廊汉文大藏经展厅来看一看这个佛像艺术展。
Gandhara犍陀罗 ,梵语音译,意为“芳香之地”,“犍”字在“犍陀罗”中读作“jiān”。犍陀罗是一个地理概念,在今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东部地区。这个地区重山环绕,又有印度河、喀布尔等河流汇聚,气候温暖,物产丰饶,成为多民族冲突融合的要地。在历史上,犍陀罗曾是古印度十六列国之一,并在佛教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诞生了最早的佛像。
犍陀罗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佛像的创造。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末兴起后,数百年间无佛像之刻画,凡遇需刻佛形像之处,皆以脚印、宝座、菩提树、佛塔等作为象征。一世纪后,随大乘佛教的流行,信徒崇拜佛像渐成风气,遂有佛像的创作。
犍陀罗,赋予了佛最初的模样。
佛陀坐像 公元3-4世纪
佛陀结禅定印趺坐,衣纹飘逸流畅,整体姿态静谧祥和,光背和左膝部位有残缺,但其他部分保存的极好,尤其佛像的面部刻画,高鼻弓眉,嘴角微微上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是含着一抹淡淡的微笑,生动传神又极富感染力,犍陀罗造像精品。
在犍陀罗地区,佛像的制作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中叶是犍陀罗佛像制作的成熟期,这时已成功地融汇印度、希腊、波斯、罗马、中亚草原地区风格于一炉,形成独具一格的犍陀罗风格。其特色是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浪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萨像有时带胡须等。
佛陀坐像
此尊雕像的右手应该为掌心向前,该手势即施无畏印,系让众生安心的手印,佛的左手握着衣服的前端。此尊造像无装饰,姿态端庄。
犍陀罗艺术采用大量希腊式的艺术风格,如写实的人体、波浪的卷发、厚重的长袍、挺值的鼻梁,比例匀称、动感鲜明,具古希腊、古罗马之写实典雅,熔古印度之慈悲神圣,大气而兼优美,崇高不失精致。论其身相,则肃穆与灵动并存;考其精神,则亲近与高远俱足;究其意旨,则实为佛法不执分别、无弗远近、无有高下,乃至不垢不净、不一不异,圆融自在之当然、具象显现。观者一睹,或可凝神静赏造像之身姿,或可敛心叩寻佛性之禅悦,或震撼于造像之变化,或感慨于身相之虚妄。
弥勒菩萨坐像 公元2世纪
此尊弥勒菩萨结跏趺坐于藤椅之上。弥勒菩萨系婆罗门出身,其头发垂至肩头。其首饰、胸饰、腕饰与释迦菩萨一样。在藤椅之前刻有礼敬菩萨的供养者。
在犍陀罗兴起的大乘佛教,核心信仰和理念从追求个人的自我救赎转变为标榜拯救一切众生。以此标准,把追求自我解脱之道称为“小乘”,普救众生称为“大乘”。菩萨信仰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特征,“菩萨”是犍陀罗佛教最为重要的创新概念,是其跟原始佛教最重要的区别之一。菩萨的本意是具备觉悟能力者,觉悟之后的释迦太子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菩萨是未成佛但具备觉悟条件的人,菩萨可以成佛,但是其放弃或推迟了涅槃,而留在世间帮助众生。
贵霜时期,菩萨在佛教和政治宣传中的作用突出起来,菩萨的地位被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菩萨像出现,成为犍陀罗佛教艺术极为重要的表现主题和描述对象。
弥勒菩萨立像 公元2世纪
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成人时的形象。造像的身后有圆形光背,头发装饰着刹帝利所戴的头巾,上有象征力量的两个狮子头。造像赤裸上半身,胸口装饰有胸饰,双手残,下身着飘逸流畅的裙摆,脚上穿着凉鞋。从菩萨的表情、上半身的肌肉以及衣着褶皱曲线,都可以看到其明显受到了古希腊罗马雕刻的影响。
日本著名学者宫治昭将犍陀罗的菩萨像分为三类:第一,束发,左手持瓶;第二,戴敷巾冠饰,手中不持物;第三,戴敷巾冠饰,手中特花环或莲花。一般第一种被认为是弥勒菩萨,第二种被认为是释迦菩萨,第三种被认为是观音菩萨。
浮雕:佛国净土
此尊佛陀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其上方左右分别为帝释天与梵天,天使将花环戴于佛首之上。有学者将这种雕像解释为“佛净土”即净土经变的初期形式。莲花座上的坐佛左右为手持莲花的观音菩萨以及手提水瓶的弥勒菩萨。这是在大乘佛教经文里屡屡提及的“佛国土”,表现的是庄严净土的浮雕。这应该是自五世纪以后中、东亚所流行的净土变相的原型之作。
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以及贵霜王朝迦腻色伽国王时期,佛学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中国、日本和韩国。随着犍陀罗艺术东传,中国佛教造像的形式和形体结构都受其影响,云冈石窟的造像就可见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云冈石窟露天大佛
这尊大佛作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以其博大、恢弘的气魄和撼动人心的力度,成为犍陀罗造像艺术东传中国后的巅峰之作。佛像法相庄严,嘴角微微上翘,袒右肩式袈裟,质地厚重,衣褶用曲回的折带纹表现,较多地保留了中亚犍陀罗艺术的成分。
PS:释迦五印的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