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父亲因为工作调动来到了沈阳,我和母亲便趁着端午节假期一同前来这里。在常规的家庭团聚之外,我们也有了两年半来的第一次家庭旅行,只不过相比两年半前,我有了更多的专业知识积累,更加挑剔的城市观察视角,也由此发现,辽沈大地远比我想象的要更加丰富。
沈 阳
拼贴之城 辽东之行主要围绕着沈阳展开。
沈阳作为辽宁省会、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拥有着914.7万人的常住人口(2022年末)与12860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建国初期的“共和国工业长子”,多种文化在此交相辉映,不同风格的城市面貌在此拼贴交融,沈阳城本身就是一部记录着近四百年来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史书。
沈阳的建城史可追溯至战国,公元前三百年,燕国就在今沈阳老城区域设斥堠所,西汉发展为候城县,辽代时在候城旧址设沈州城,元朝时忽必烈改为沈阳路,“沈阳”一名第一次正式出现。而沈阳真正的发展始于后金。1625年,后金都城定于沈阳;1634年,皇太极改称沈阳为Mukden(满文),汉文译作“天眷盛京”,为清朝开国之都。1657年,盛京城内设奉天府,因此沈阳又有“盛京”与“奉天”之名。1929年,张学良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改奉天市为沈阳市,恢复了沈阳市名。
沈阳内城方正,原有东西南北四门,在后金与明代的数年征战中,除北门外其余三门几乎全部被毁坏,皇太极即位后,将明朝的四门改为八门,即为“盛京八门”,而又因原北门保存较为完好,故仍保留北门,改称“镇边门”,成为沈阳城的第九门。盛京八门之间形成“井”字形的街道布局,其中的中街还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并发展至今。“井”字形的街道将内城划分为方正的九宫格,与《周礼·考工记》中的“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虽不完全一致,却有诸多相似之处。内城中心为宫城,也即如今的沈阳故宫景区;而内城之外又有一圈圆形的外城。
盛京都城平面布局 内城“井”字形街道格局
1898年,沙俄在东北建设“中东铁路”,古老的盛京城进入铁路交通时代,其格局开始由单中心转向多中心发展。
1905年,日俄战争以沙俄战败告终,日本接管长春以南的铁路沿线地区,改称其为“南满铁路”,开始大肆掠夺东北资源,日本成立奉天地方事务所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主体,以新建的奉天驿(今沈阳站)为中心扩大满铁附属地。
盛京城保留了方正的古代规划格局,西边的满铁附属地采用了放射状干路、圆形广场节点、方格网式小街区的欧洲古典主义城市规划结构,而1931年始建的铁西区则是方格网式“南宅北厂”格局的大型工业区,不断涌现的独立城市板块记录着不同时代的城市发展诉求与城市规划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板块拼贴城市格局。
1946年沈阳地图 沈阳市沙盘模型
城市格局之外,近现代沈阳不可不提的话题当然是工业。建国后的沈阳则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沈阳在沙俄与日本占领时期以初步发展了大量民族工业,建设有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区,而建国后,沈阳进一步形成了以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在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飞速发展。
沈阳创造了共和国历史上的数百个“第一”: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架新型喷气式飞机、第一台智能化数控机床、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第一家现代化机床厂、第一家重型机械生产厂、第一家专业水泵厂、第一家自动化薄板厂、第一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其涉及的工业门类以机械工业为首,包含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医药工业、军事工业等141个工业门类。沈阳的工业产品输往全国,依托先进的工业发展经验支援全国各地,为共和国工业发展奠定基石,被誉为“共和国的装备部”、“共和国工业长子”。
建国初期沈阳工业布局图
建国后工业发展的奇迹同样为城市建设带来显著影响。除改扩建的铁西工业区、大东工业区,新建的沈海工业区、陵北工业区外,沈阳也建设了全国第一处工人村——铁西工人村,这里也是当时设施最先进的一处工人村。
工人村整体布局 如今的铁西工人村
值得一提的是,沈阳也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摇篮之一。1928年张学良接任东北大学校长,邀请梁思成与林徽因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成为传播西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窗口,培养了许多后来在中国建筑学界卓有成就的大师。
此外,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的杨廷宝先生也在沈阳进行大量建筑创作,如京奉铁路辽宁总站(旧沈阳北站,并非如今新建的沈阳北站)。
杨廷宝先生及辽宁总站
如此种种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交相辉映,使得沈阳成为东北地区最早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下称《保护规划》)中充分体现了其文化多元交融拼贴的特征:确定沈河区的盛京皇城、和平区的中山路(满铁附属地)、铁西区的铁西工人村三大历史文化街区,形成沈阳故宫、清昭陵、中山广场与和平广场(满铁附属地修建时放射路网的两处节点广场)等多个景观节点。
《保护规划》将其价值概括为:体现东北地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典型城市,清朝前期都城和中、后期的陪都,我国近代反封建反殖民统治的前沿城市,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代表性城市。寥寥数语,道不尽盛京城沧海桑田。
沈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图
历史之城 我们来到沈阳的第一天就前往了住处旁边的北陵公园。沈阳有众多陵墓,北陵是其中的清昭陵,皇太极之陵。我深知自己已经将中国古代建筑史所学都还给老师,来清昭陵也无法看出什么门道,只是勉强能和父母解释一下什么是重檐歇山顶,然后与他们争论到底哪块砖石是三百多年前留下的。
然而,我惊讶地发现清昭陵与自己曾去过的明长陵有许多相似,遵循前朝后寝的原则、前方后圆的陵宫建筑布局,中轴线两侧高度对称,甚至方城明楼、宝城宝顶这些叫法也都与长陵一致,虽为清初的关外陵寝,却仍有着宏伟的气势与扣人心弦的空间序列。回家后又简单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明清帝陵在形制上确实一脉相承,遥远的记忆仿佛又与当下串联起来。
皇太极像 清昭陵宫殿建筑群
我们在宝城的围墙上绕陵一周,然后再退出昭陵,回到北陵公园。北陵公园占地450公顷,大约相当于一个清华的大小,作为沈阳最大的公园,享受着被地铁2号线环绕设置3站的待遇。有趣的是,北陵公园每天下午17点后免收5元门票费,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的傍晚,我们看到一批又一批的父母、孩童、老人,从四面八方涌入北陵公园,宽阔的神道两侧是成片的高大的密林,这片巨大的森林氧吧,成为喧闹城市中不可多得的休憩之所。
昭陵的宝城宝顶
前文提到,方城形成“井”字形的街道格局并保留至今,现在东西向的两条道路分别是大名鼎鼎的中街步行街,以及故宫南门口的沈阳路;南北向道路则更名为正阳街和朝阳街。城门城墙大多已拆除殆尽,然而怀远门和抚近门被草率复建,比例严重失调。
复建的不成比例的怀远门(图源网络)
中街步行街进行了高度商业化的改造,两侧是现代的商业综合体,好似走进杭州西湖银泰的内街一样,1号线在此设中街站,配合地铁站点也进行了线性的地下商业步行街开发。
中街步行街
而中街南侧的另一条东西向道路沈阳路,则直通沈阳故宫的南门。沈阳故宫早在中古建课上就被作为案例讲解,与北京故宫不同的是,沈阳故宫并非沿着一条唯一的南北向中轴线排列,而是在不同建设时期形成了三条轴线。努尔哈赤时期建设大政殿、十王亭(东路),作为大典及议政之处;皇太极时期建设崇政殿、清宁宫等(中路),以朝会、政务功能为主;乾隆时期又家今早文溯阁等(西路),用于存放四库全书。
沈阳故宫格局 (来源:贺从容老师《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课程)
沈阳故宫大体上仍为前朝后寝格局,建筑设计和组团布局多有汉文化元素出现,或反映了清代执政者拉拢汉族文化的意识。然而,与北京故宫相比,沈阳故宫的诸多“不同”之处才更加有趣。沈阳故宫采用“宫高殿低”而非皇权至上、唯我独尊的“殿高宫低”布局,这或许与满族作为游猎为主的山地民族,长年习惯择高而居有关。沈阳故宫屋顶规格令人出奇地低,大多数建筑仅为硬山顶,且建筑平面布局并不受太多形制约束,如清宁宫为硬山顶五开间,其室门开于东次间而非明间,室内平面布局灵活实用。当然,沈阳故宫也充分体现了满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俗,建筑色彩搭配自然亮丽,许多屋顶布置有黄琉璃瓦镶绿剪边,在以黄为尊的观念之上,加入了一层对故乡山林的眷恋。
沈阳故宫的琉璃瓦 大政殿 十王亭 凤凰楼,其高度超过了崇政殿 清宁宫 建筑内景
上世纪的大规模改造使得方城内的历史建筑与街区整体风貌遭到较大破坏,中街沿线的几座庞大的商业综合体在故宫后花园以北拔地而起。为了遮挡这些笨重的商业体块,在后花园的宫墙外又修建了一座奇高无比的墙。清一色的灰墙之上竖立着几座以假乱真的亭子,层层叠叠的墙外还是不小心露出了一座盖着绿布正在施工的高楼,令人有种难以言表的辛酸。
沈阳故宫外墙 离故宫不远便是张学良故居 同样距离很近的刘老根大舞台,表演一言难尽,听说许多本地市民也并不认可
快速扩张的区域中心城市 辽河平原之中的优势地理位置,使得沈阳成为区域交通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沈阳与大多数城市不同,其高铁北站并不位于偏远的城市新区,而是几乎位于最为喧闹繁华的城市正中心,与沈阳站相距不到5公里,这与沈阳近现代快速发展的历史密不可分。沈阳作为周边地区“米”字形交通网的核心,从正北方向开始按顺时针顺序历数,可依次通往法库(仅有高速,铁路在建)、铁岭—长春、抚顺、丹东、大连、盘锦、阜新。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沈阳与大多数其他都城一样,存在着“山水城”的空间格局。沈阳城地处肥沃的辽河平原之中,东北侧有长白山脉延绵至城内,而城的选址则位于蒲河和浑河之间,二者最终均汇入大辽河。如今的沈阳城,以北蒲河、中浑河、南沈抚运河为三条主要河道,以环城水系、三环路、四环路为主要绿环,在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形成四条绿楔。走在城市中,虽没有规划馆中所列的“北方特色公园城市”这样理想,却也大都舒适宜人,快速城市扩张的同时仍能保留一份北方城市少有的精致。
盛京城山水格局图 市域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图 沈阳中心城区生态格局
在浑河边观景时,可见三条大路在五里河交汇,其中南北向的两条大路又分别要通过大桥和隧道过江,于是形成了两个紧挨着的不完全的互通式立交,为滨河的交通组织带来些许混乱。然而河边的K11购物中心却仍然熙熙攘攘,门外是充斥着DJ鼓点的户外音乐节。浑河两岸都有狭长而连续的步道,步道难能可贵地设置在了防护堤底部而非顶部,成为了“亲水空间”而非“看水空间”。五里河公园处的浑河约有四百余米宽,远望对岸尽是高楼林立。但这里却并非维多利亚港式的繁华,也并非钱塘江边的气派,而是普通平凡却闲适自在的城市滨水景观,漫步在河边步道上,所观之景并不惊艳却也并不无趣,充满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市井趣味。
浑河北岸K11购物中心
如今的沈阳城正在快速扩张。1979-200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只囊括了浑河以北的片区,以西向发展为主,规划人口260万人;1996-2010年的总规则开始向东拓展至东陵,向南跨越浑河。如今最新一轮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则明确了浑北、滨河、浑南三个核心,并在主城基础上发展西部副城、北部副城、东部副城,形成“一主三副、一河两岸”的城市空间结构。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 新一轮国空中的中心城区规划结构 中心城区特色形态结构 不同年代的沈阳城区范围
沈阳市内交通组织颇有特色。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均有一条贯穿城市中心的快速路,与二环、三环、四环路构成十字加外环状的快速路结构,与上海有几分相似。沈阳的南北快速路甚至还设置了总长约5km的西顺城隧道和风雨坛隧道,方便机动车快速穿越老城中心区。
沈阳的轨道交通目前已建成1、2、9、10四条线路,其中一号线与二号线途经城市的东西南北中轴线,每次路过一二号线的换乘站青年大街站,都会看到堪比春运一般的人潮汹涌。沈阳远期的轨道交通规划则略显夸张,配合着规划馆陈列的巨大的、不留缝隙的高密度城市规划沙盘模型,让人不免怀疑关于城市扩张动力的规划预期是否过于乐观。
沈阳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城市各个板块之间已有初步分工构想。总体城市设计中提出浑河北岸的主城围绕沈阳方城为中心,塑造沈阳站中心、北站中心、奥体中心等点位,以历史展示和文化传承为主,浑南新城、沈抚中心、北部中心、西南部的中德园中心等则围绕科教、创意等定位发展。这一理念在产业规划上有更为明确的考虑:浑北主城为现代服务业,西部为制造业,北部主打农产品,浑南则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和临空产业。
沈阳产业布局图
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的背后是一段艰辛的求索之路。以沈阳最为典型的工业区铁西区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冗员、债务和企业办社会(Enterprise-built society)成为压在国有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特别是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失衡的产业机构,使铁西逐步陷入举步维艰的发展境地,成为‘东北现象’的典型代表”(来源于中国工业博物馆)。
面对国企改革、工人下岗的难题,铁西给出了“东搬西建”的对策:东部输入人流、物流、资金流,植入现代服务业项目,为老城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撑,西部建设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铁西工业区再往西),将老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通过产业升级和股权改变,建设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铁西在短短20年间历经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片大片的厂房变成了商品房小区,城市旧貌换新颜。然而,其社会影响却是深远的,铁西的艰苦转型为城市社会发展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
铁西区20年变化对比
了解了沈阳在建国初期的工业神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被冠以“中国”这一限定词的工业博物馆会坐落在沈阳。在这座中国工业博物馆中,展陈着各式各样的重工业机械设备,充斥着我难以理解的工业名词,仿佛回到高中化学时做工艺流程题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本身就是由沈阳铸造厂的生产车间改扩建而成,厂房建筑的桁架、屋顶悬挂的天车、倾斜的履带以及刷着黄漆的楼梯扶手,使人在游览时感受到自己仿佛真的回到了重工业时代。在赞叹于这里可以作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绝佳案例的同时,又意识到这里只是铁西区极少数的保护更新案例,或许更多片区只有工业腾退与拆除重建的无奈。
工业博物馆内景 博物馆外充满“工业风”的路桩
与其相距两个大街区的1905文化创意街区,则是另一个老旧工业区的更新案例,只不过这里并未改造为承载着厚重记忆的博物馆,而是彻底拥抱年轻一代,打造了一个网红街区。
工业博物馆内大多是父母孩童或中年游客,到了1905,则是挤满了精致的潮男潮女,大家都画着精致美丽的妆容和闪闪发亮的衣裙,想必是来到小红书经典网红打卡地。里面的空间不可不谓精彩纷呈,有现代摄影艺术展、脱口秀舞台、舞台剧小剧场、糖果店、服装店、手工艺品店,还有各种售卖装饰品和小吃的铺位,以及摇滚乐队的中庭live演出。我就这样拎着一个写有“清华大学”字样的白色手提包,穿着运动鞋和纯黑的衣服,带着年过半百的父母,穿行在这些小红书明星之间。我向父母介绍说,看,这才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
1905文创产业园内景 1905门外的滑梯,同样充满了“工业风”
走出1905已是傍晚,门外的重型文化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有舞龙的、击剑的、跳广场舞的,或是散步的、坐下来唠嗑乘凉的,亲切的东北话不绝于耳。刚刚见识过沈阳年轻跳动的脉搏,又感受到沈阳亲切而闲适的市井生活,不免对沈阳的城市活力大加感慨。年轻人和老人在同一片街区内外共舞,迎接夕阳西下与华灯初上,我似乎已经太久没有见过这么有人气的城市了。
重型文化广场
那天的最后,我们来到了沈阳老北市。如果不是亲身游历,很难相信一个夜市小吃街能有这么多人。综合体内外是各种小吃,街巷深处还有些工艺品售卖的摊位,虽然整个街区充斥商业气息浓厚的仿古建筑,但美食的香味和户外演出的热闹氛围胜过了一切。我难以厘清这些网红商业街成功背后的原因,于是放纵自己沉浸在狂欢的海洋中,感受到这座重工业城市的心脏重新开始有力跳动的脉搏,是一件无比令人振奋的事。
老北市
城市印象 在沈阳的最后一天,我拉着母亲一起完成了沈阳的运转。沈阳是个极其丰富的拼贴城市,在乘坐公交快速浏览城市的过程中,我们的亲眼所见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沈阳运转行程 市府广场 圣地巡礼 大东区,上木厂 浑南市民公园 浑南有轨电车 长白岛高强度的房地产开发 滑翔片区,地名背后有着有趣的故事 丁香湖公园 熏肉大饼 烀饼
大 连
城市格局 在大连能感受到一种北方城市少有的精致与体面,空气清新,气候湿润,在北京40度的天气里,大连的天气甚至能令人感到一丝凉意。
读文献时看到这样一句话,能极好地代表两座城市的特点:“如果说近代沈阳的城市形态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殖民地方格网城市的二元结构,那么对于大连来说,近代时期的城市建设留下的则是古典主义+功能主义这一双心结构的城市格局。”
大连的城建历史主要从近代说起,至于辽代辟建的金州城和复州城,则分别位于金州和瓦房店,与主城区相隔太远,不再赘述。
大连从19世纪末开始,分别被沙俄和日本占领,俄日殖民者遗留下来两个相对完整并存的城市形态:1899年沙俄时代的规划是典型的巴洛克形式,以圆形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多条干路以连接各个中心,而1905-1945的日本殖民时期,大连城市人口激增,日本殖民者保留了沙俄规划的结构,向西发展开辟新区,形成了更具有现代性的棋盘格路网系统,城市也开始急剧膨胀。
有趣的是,日本殖民者在沈阳建设的满铁附属区和在大连西扩的片区相比,虽都是方格网却又有不同,后者的放射轴线并没有如同沈阳满铁附属地一样形成体系,方格网的特征更为强烈,更加适应了汽车交通发展的需求。
东北城市中的三支道放射路网结构 (来源:刘泉. 近代东北城市规划之空间形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大连老城区西扩片区与沙俄规划老区格局并不相同 (来源:孙晖,梁江.大连城市形态历史格局的特质分析[J].建筑创作,2002(Z1):12-15.)
因此,大连的东西老城区看似区别不大,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城市格局,服务于沙俄和日本殖民者完全不同的城市建设需求。当然,大连在日本殖民者扩建之前已有沙俄的巴洛克风格片区作为基础,这就使得大连与沈阳的中西风格拼贴有明显不同,大连的城市风格融合要更为自然,尤其体现在建筑风格的统一上。
可见,大连具有明显的欧式城建风格,但这一股“洋风”又很难移植到其他城市,或是因为大连的城市风格有其规划建设历史、城市文化气质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反观许多城市效仿大连、青岛,建设了许多不土不洋的欧式风格建筑,就属于生搬硬套,显得有些尴尬了。
大连老城区有大量圆形广场和放射状路网 1935年大连市区地图
建国以后,大连开始逐步向西、向北、向南拓展,形成指状发展的布局。1980-2000年的总体规划中已经有了向西南黑石礁方向、西北大连机场方向、北部大连北站等方向发展的雏形;而2001-2020年的总体规划则开始“重点发展金州城区,适度发展旅顺城区”,形成了大尺度的组团型城市。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关于交通 大连的交通是极有特色的,这无疑是令我个人最兴奋的一点。
主城区道路网络
在路网结构上,大连作为一个多组团的指状发展城市,各发展方向之间被山海阻隔,无法修建环路。然而,城市的迅猛扩张导致跨组团间联系日益紧密,各组团与中心的连线会累积大量单向客流。
巧妙的是,大连通过星海湾大桥+莲花山隧道的超长快速路,实现了主城区与黑石礁片区的快速联络。最初了解到星海湾大桥的选线时,不禁疑惑这座“跨海大桥”也没从海岸线跨出去多远,后来才知道大桥直接连通莲花山隧道,北至东北路,这才明白了其作为城区快速交通联络的意义。
同时,星海湾大桥的建设不仅没有阻挡景色,反而是在“造景”,夜色中的星海湾大桥引得无数游人站在星海广场上驻足拍照,想来如果没有这座桥,一望无际的海可能反而没有这么好看了。
星海湾大桥+莲花山隧道快速路 在星海广场看星海湾大桥
然而具体到道路微循环,大连的交通出行也存在一定问题。俄日殖民者的规划格局留下了大量的放射状道路、小街区密路网的棋盘格道路,道路狭窄,通行能力低,因此大连老城区设置了大量单行道路,加上环岛广场众多,道路走向并非正直等等,都使得城内出行面临一定困难。正如我们遇到的出租车司机所说:“开过头了要绕一大圈才能回来”。
城区存在大量单行路 老城区随处可见这样奇特指向的红绿灯
在公共交通上,大连的有轨电车作为城市名片被保留,在全国绝无仅有。大连的有轨电车归公交公司管辖,是中国唯一一个有轨电车未曾中断过的城市,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同时保存了公交有轨电车、公交无轨电车和传统公交车的城市。
更有趣的是,大连的两条有轨电车线路——201和202路还各有不同。201路速度极慢,车型仿照老式有轨电车,观光展示功能大于客运功能,其本身正是作为城市名片而被保留并运营。201路大部分时间走在路中央,但由于其轨道并无凸起,可以与社会车辆完全混用,因此与BRT完全不同,并不单独占用路权,非常适合这样的慢车。但在过于狭窄的道路上,车辆会停在路中间,但站设在路边,乘客在路中间下车,一下车就要穿越来往车流,看了让人瞠目结舌。
201路有轨电车,轨道设在路中间,不单独占用路权 201路内景,前后两个方向都可以行驶
但202路完全不同,虽同为有轨电车,但202路车型更加宽大、更为现代,再加上其线路承担了西南发展轴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络(与1号线基本平行),使得其运量远大于201路。202路的轨道则更像是BRT,拥有完全独立的路权,只不过大部分时候位于路侧的绿化带中,夹在机动车道和建筑前区之间。我心想,这样的设计会侵占骑行空间,都没办法设置骑行道了。
202路,路权完全独立,乍一看甚至以为是轻轨
但后来我很快意识到自己多虑了。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大连城区没有自行车道!
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大连城区真的几乎看不到任何自行车,道路两侧也完全不设置骑行道,只有路缘以上的人行道。想来大连不仅是滨海城市,也是山地城市,“山-海-城”的奇妙布局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太多的特殊之处。
主城区真的几乎看不到自行车道
自然风光 最后,大连最为出名的还是这种奇妙的城市格局而造就的自然美景。大连是黄渤海分界线所在地,有着充足的海岸线景观资源。我们从海之韵公园北门徒步上山,乘电瓶车到棒棰岛,带有欧式特点的园林设计以及大片的起伏绿地令人产生错觉,仿佛是来到了法国南部的乡村。棒棰岛看完海以后,又倒公交车到银沙滩看大桥,穿过滨海路到星海广场,看星海湾大桥的夜景,大连的灯火在身后亮起,面前是一望无际的渤海海峡。
大连城区一日行程 大连是黄渤海分界线所在地 大连水系与海洋格局 海之韵公园外 海之韵公园 云雾中海岛上的群山 棒棰岛 棒棰岛原是领导人避暑疗养之地 有着浓郁的欧式建筑和园林风格 棒棰岛的海鸥 棒棰岛的度假别墅 银沙滩公园与星海湾大桥
关于旅顺 旅顺位于大连以西,曾经是“旅顺市”,后来是“旅大市”的一部分,1981年后又成为了“大连市旅顺口区”。
旅顺在清末作为北洋海军的基地、东北最早接受西方近代技术与文化的地区之一,先是在甲午海战中被日军攻占,惨遭全城屠杀,后又被沙俄租借,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再后来又在日俄战争中再次被日本夺取,二战结束后雅尔塔协定又规定旅顺港归苏联,直到1955年旅顺市才被苏联规划给中国。日俄交替占领的屈辱历史,也成为了“一座旅顺口,半部近代史”的佐证。
大连城区往返旅顺行程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 1904年旅顺地图 可清晰看到旧市街(东)与新市街(西)的区别
旅顺老城区由新市街和旧市街两部分构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空间结构。旧市街呈现出自由生长的形态,而新市街有着方格网式的严谨路网规划,这同样离不开列强侵略所带来的的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如今的新市街已成为太阳沟景区,是我国现存近现代历史遗址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我们从蔚为壮观的旅顺博物馆中走出,骑着电瓶车(大连城区没有共享单车,但旅顺有)漫游旅顺老城区,感叹于历史街区竟然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刚下过雨,整洁的路面空荡无人,没有任何超过6层的楼房,像是遗世独立的一座遗址,或许也是因为来的时间并非节假日。
旅顺老城区街景 旅顺博物馆 旅顺港 旅顺站,南满铁路终点站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解放桥上看旅顺新城区
旅顺并不大,如果不考虑旅顺新港,主城区骑电瓶车一小时就能转完。旅顺与大连主城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12号线的站距极大,保证了旅顺与大连城区的快速联系。
大连地铁12号线 在旅顺的午餐,海鲜水饺
丹 东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丹东只待了一个下午。但丹东是我一直都很想来的城市,这也许是出于一种对边境城市的好奇。我们乘坐的是从大连开往沈阳的D7737次列车,这是一趟极其特殊的列车,即将到达丹东站时,列车上响起了一句我从未听过的提示音:“列车即将换向,请乘客自行旋转座椅方向”。列车员在我们身后大喊:“丹东站马上到了啊,下车的旅客,走之前把座位调个方向;不下车的旅客,那你更得换了!”
这是由于丹东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大连(西南方向)驶来的列车在靠站后必须掉转方向,向西北方向驶向本溪、沈阳。如果不换向继续直走,铁路就会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的新义州市,而在这座跨江跨国的铁路桥侧,正是赫赫有名的鸭绿江断桥。
D7737丹东站换向示意 鸭绿江断桥与对岸的新义州
鸭绿江断桥原为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因在抗美援朝时期成为重要的交通动脉,被美军用轰炸机炸毁,成为废桥,见证了抗美援朝的坎坷历史。红色基因被深深镌刻在这座城市的骨髓中,丹东原名安东,1965年国务院批准安东市改名丹东,正是取“红色东方之城”义。
抗美援朝纪念馆
如今再站在鸭绿江西岸看断桥,总是容易分辨不清断桥与一旁的中朝友谊铁路桥。江对面是新义州市巨大的圆形建筑,名为团结大厦,此外再难见到高楼。反观丹东这边,确实是高楼林立,一派繁华。后来又去月亮岛更近距离看朝鲜,一侧是光鲜亮丽的度假区和楼盘,另一侧已经是低矮的平房和农村。
在月亮岛远望朝鲜
然而丹东人似乎对这种繁华并不满意,至少我们所遇见的两位出租车司机都给了相同的答案。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丹东没有支柱产业,工业比不过沈阳周边的若干老工业基地,旅游业又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人均工资不高;再加上沈阳、大连两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人才外流,年轻人占比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丹东的城市扩张,丹东作为典型的线性城市,近年沿鸭绿江不断向下游发展,据几位司机师傅的说法,丹东住房整体过剩,空置现象严重。然而,丹东的房价却高企不下,一位师傅说:“之前传言说朝鲜要改革开放,温州来了一帮炒房团,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买房子,把丹东的房价炒起来了,结果后来人家朝鲜也没改革开放,但房价就一直这么高。”
说到朝鲜,我又不免将丹东与满洲里对比。同为口岸城市,满洲里大街小巷的店铺大多都是中俄双语,路上也能频繁听到俄语的交谈声。至此我才略带诧异地意识到,丹东的街道路牌、店铺招牌上竟然都很少见到朝鲜文,如果不是在鸭绿江边,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这是一座边境口岸城市。百姓的些许怨言,或许不止来源于中国小城市发展的普遍问题,也有一些外部因素存在。
丹东半日行程 丹东街景 丹东火车站
结束丹东之旅后,我和母亲匆匆赶回沈阳与父亲相见,出于各种原因辽东之旅必须提前结束,第二天一早就必须要离开沈阳。夜里到沈阳不过21点半,街道上几无行人,东北太阳落山早,下班也早,东北的人们或许也比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人们要更早进入梦乡。
回想这一程的快速浏览,也许是见识了辽宁三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沈阳是一座中西交融、面临转型的典型老工业城市,大连是一座带有浓郁欧式风格的海滨旅游城市,丹东是一座嵌入了红色基因的中朝边境口岸城市,后两者似乎属于某种特例,而沈阳作为老工业城市的代表又是走在转型前列的那一个。
无论如何,在回溯历史、因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风格在同一座城市拼贴碰撞而兴奋的同时,似乎也在慢慢理解东北的文化氛围,理解共和国长子的艰辛转型之路,理解独属于东北人和东北城市的气质与精神。
行程汇总 6.22 到达沈阳,游北陵公园 6.23 参观沈阳规划馆,中国工业博物馆,1905文创产业园,老北市 6.24 参观沈阳故宫、张学良故居,看刘老根大舞台演出 6.25 运转,见上文行程图 6.26 休息 6.27 前往大连,游览海之韵公园、棒棰岛、滨海公路、银沙滩公园、星海广场 6.28 一日往返旅顺,沧日俄监狱旧址、旅顺博物馆,游览新市街、旧市街,傍晚回大连游览西安路商业街 6.29 上午参观大连市规划展览馆,中午前往丹东,下午游览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月亮岛、安东老街,晚上返回沈阳北站 6.30 离沈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