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位于日本本土的西南,离我所居住的东京相隔甚远——从地理意义上来看是这样的。 但是由于某种奇妙的心理作用,感觉日本本土四岛中,除了北海道有一点遥远的感觉,本州、四国、九州三岛好像已经连作一体,乘坐新干线仅要5小时便能从东京一路南下到九州最大的城市福冈。
上午八点坐上从东京出发的「希望号」新干线。这次旅行从两个月前开始计划,为的是给当时抑郁困顿的自己安排一些期待,而且正逢日本的盂兰盆节,于是出远门旅行也有了一个妥帖的缘由。
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旅行经历并不匮乏,于是对于每一次旅行的期待也开始均衡地变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无奈,想起高中以前,去到隔壁县市参加喜欢的作者的签售会,都会觉得是一件天大的事,而如今的我,却跟着假日出游的人潮昏昏欲睡地涌向地图上的各个角落。
下午一点钟,列车停靠在福冈县福冈市的「博多站」,下车后感觉周围充满了熟稔的安静祥和。上一次来福冈是一年前差不多同样的季节,因为一次无关紧要的出差,一年后的福冈也并没有发生什么起伏与变化。在博多站附近的租车店里取了车,边匆匆忙忙地开始朝着西边,城市的边缘驶去。
福冈的街景在车窗外后退。来到这座大城市却没有稍作停留,这个行径不可不谓怪异。但那个时候我丝毫没有想到,几天之后这座城市会以另外一种形式令我难忘。
离开福冈以后,车子驶入了繁茂的山林之间,公路沿着唯一的方向蔓延,后视镜中的车辆犹如飞火流星般尾随,超越,然后驶远。
这辆老旧的车子来自一个特别廉价的租车店,没有蓝牙音响也没有触屏导航,于是我们用手机外放音乐。忽然之间,死去的记忆在窗外漫山遍野的藤蔓间猛然苏醒——
这辆车变成了我童年里那辆永无止尽地行驶在盘山公路间的货车。车后斗装载着给客户的货物,一些制茶的机械产品,那些客户都住在深山老林里,一些淳朴的茶农,淳朴而狡诈。那一年最流行的歌是潘玮柏的《不得不爱》和光良的《童话》,但我最爱的还是JS的《杀破狼》,在潮湿逼仄的驾驶室里一遍遍地播放。没有想到20年后我成了驾驶室里开车的人,这辆车子好似一路从童年驶来的一个攫人心智的梦境,幸亏它没有安装点烟器和手摇升降的车窗。
我的思绪在亚热带的季风气候的山林之间继续恍惚飘远,童年时从未想过长大后的光景,只用功课和游戏便组成了最原始的世界观构建,但那个世界却也已经足够庞大,装下了无数个到不了的远方。这些远方一一到过后,又一一怅然于童年时的自己已经遥远得听不见此时的回答。不久后车子驶入了福冈县西边的长崎县,又过了不久,停在了西海国家公园的展望台。
西海国家公园因为岛屿众多,其中岛屿部被命名为「九十九岛」,但其实它有200多个岛。岛屿在午后的大逆光里熠熠生辉,海风从远处陌生的世界迎面而来,令我一时错愕不知身在何处。之后很快夜幕降临了,车子缓慢驶入夜幕里的城市。这座沉默的城市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它的气息——长崎。
为了寻找餐厅,我们径直驶向了位于市中心港口附近的「长崎新地中华街」。长崎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港口,与中国和朝鲜半岛有着贸易联系,16世纪初,葡萄牙人来到了这里,天主教随即沿着海路传入日本。然而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在平定九州以后,开始下令驱逐传教士,并拆毁了所有的教堂,许多教徒们于是隐姓埋名秘密地继续着他们的天主教信仰。
十七世纪末,长崎的中国商船达到史上最高记录,彼时正是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后来,居住此地的中国人被驱赶至名为「唐人屋敷」的团地里,他们将团地前面的水域填造成一片陆地作为仓库,这片陆地便是今天的新地中华街。
十九世纪中叶,日本打开国门,长崎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港口,外国科技和文化开始传入。再后来,世界大战的硝烟中,长崎成为广岛之后第二个遭受原爆打击的城市。
长崎的历史充满了变革、苦难和坚忍,它见证了世界史中许多重要的事件。然而此时夜色里的新地中华街却弥漫着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
街上没有什么人,昭然若揭的萧条感之中,唯有牌坊上积尘的霓虹灯在兀自地流光溢彩。这里确实有过灯火辉煌的时代,然而也许是中国人走了以后,比起世界上那些日新月异的中华街,这个偏安一隅的地方再也鲜少有人专门踏访。
离开中华街之后,驱车前往观览长崎夜景的「稻佐山」展望台。长崎是与摩纳哥、上海齐名的世界新三大夜景城市,虽然这个评选一直都是日本人主办的,这些被选中的城市都会被冠以「百万美元的夜景」这个一成不变的美称。所以对于即将看到的夜景我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然而令我疏于准备,大受震撼的,并不是夜景,而是稻佐山本身。
首先是山雾,漫山遍野的大雾,车灯只能照亮前方数米的区域,上山下山的车辆络绎不绝,却只能在擦身而过的时候感觉到彼此的存在。等我们终于抵达山顶,三座红光四射,妖气冲天的信号塔差点把我们眼睛照瞎。
夜色里的长崎港灯火摇曳,而夜空中的流云却被发射塔的光芒照得黑里透红。在这令人目瞪口呆的阴森氛围里,结束了第一天的旅程。
今天的行程是乘坐游船观览长崎市附近的一个名叫「端岛」的无人岛,因为其外形酷似一艘军舰所以也得名为「军舰岛」。首先来到长崎港,它让我想到了去年冬天在蒙特雷的那个清晨。从港口望向岸边,长崎其实是一个十分精美的城市,有着独属于海港城市清丽的风景,整座城市犹如波光粼粼的幻影本身。
登船以后,这艘「黑色钻石号」小型邮轮以不疾不徐的速度驶离港口。船上的广播开始介绍长崎港的风景,包括那座纪念在日本殉教的二十六位圣人所建的「大浦天主堂」,栈桥上的圣母玛利亚像,还有三菱重工的造船所,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岛屿,但俨然都全副武装成工业港的姿态。
船只继续离岸,在附近一个名为「高岛」的有人岛登陆以后,讲解员在纪念馆里军舰岛的模型前,开始讲述军舰岛的历史。
军舰岛(端岛)最初是由三菱集团开发的一个煤矿产区,岛上正中间那座小山丘才是这座岛的本体。成为煤矿开采据点之后,工人们在岛上建立了社区,包括日本最初的钢筋混凝土公寓、学校、医院,还有每年举行比赛的泳池和设在一座房子屋顶之上的「端岛神社」。但是这座岛上没有火葬场和墓地。
矿区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庭在岛上度过了数十年,尽管居住空间狭小,生活条件艰苦,但这个community还是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与社会结构。
随着产业革命的进行,工业的主要能源从煤炭变为石油以后,端岛开始衰退,人口急速减少。后来煤矿正式关闭,曾经举足轻重的端岛变为无人岛。现在端岛因为保存状态良好的废墟景观而吸引了众多摄影师、历史学家和游客的关注,并且在2015年以明治工业革命遗迹的名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最后,讲解员说道:在本地没有人称它为军舰岛,而是「端岛矿区」。军舰岛这个名字是在端岛衰败之后才传开的。我想,军舰岛这个名字也许是人们对过去时代的印记,也勾起了后世人对往昔的好奇和探索欲,虽然讲解员与纪念馆的陈述里省去了所有关于战俘劳工血泪史的内容。
军舰岛一年可登陆的日子仅有一百天左右,因为岛上年久失修的建筑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站在船舷上眺望军舰岛,它果然如同一艘浮在海面上的军舰,一艘幽灵船,一座死城。
Poster_阿席达卡
声明:
本站内容为网友自行发布,相关版权(包括不仅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归属原作者所有。在未征得本站或者原作者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视频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