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行程订的匆忙,对行程路线完全没有什么概念,一切跟着小宇走。在小宇的专业讲解下,我和马老师才知道我们竟然在走另一条稍微冷门一些的川藏线——317国道。在所有人的印象中318是川藏线最完美的代表,但其实稍微冷门一点的317国道也并不逊色。其实早在18年就听领队大鹏给我们讲过,如果想感受纯粹的更为原始的藏传文化,可以选择从317入藏,317的人文历史更加浓厚一些。那一年我们还只在西藏外围兴奋地转悠,对后藏文化完全陌生,如今因为一些机缘巧合竟然在冬季踏上了这条线路,真的是有些小惊喜。
因为藏北海拔高、温差大,时不时的又会遇上风雪,路面几乎都被冰雪覆盖,所以小宇要求我们早些出发。清早星空还在闪烁,小宇就赶紧跑到院子里热车,经过一晚的冷冻,车内放置的液体全部被冻到梆硬,车内温度显示-30℃。相比较新疆的北疆或者东北、内蒙,这里的-30℃不仅仅是冷,更重要的是缺氧和干燥……经过一晚的休息,嘴皮已经开始炸裂,身上的皮肤也开始出现网格状的干纹(炸皮从这天正式开始),从来都没体会过这样的气候,真刺激~~西藏本来就与内陆有着2个多小时的时差,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的藏北之行几乎就是披星戴月的在用心感受,还没等太阳东升,我们已经行驶在光洁的冰面上了。
藏北的感觉完全不同于山南或日喀则,也许他本身就带着浓厚且神秘的宗教色彩,在318、109又或者219线上看到的藏传文化元素,彩色的经幡,又或者是格鲁派的寺庙等等,与瓦蓝的天空,泱泱的湖水,鲜绿的草场,又或者是雪后的银白形成一幅幅绚丽的画面,这样的场景早已被视为藏区独有的特质,而317上的藏传文化元素却会给人一种很特别甚至有些神秘且有些原始的感受。不仅仅是我很多来过317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究其原因是与西藏原始宗教有关,如今藏北及阿里地区主要信奉着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文献。)
在藏北虽然平均海拔已经在4000多米,但就在这样的基准线上,依旧要继续创造新的高度,翻越各种基准线以上的山头,这不清晨的第一翻就到了——安吾拉山口(海拔5089米)。站在垭口吹着小风,看着眼前巍巍群山,在荒凉中还能感受到一丝文艺的气息,就是那种水墨淡彩的文艺感,说句实话还是蛮漂亮的。
翻过垭口,水墨淡彩般的画面感依旧呈现在眼前,看过了一路的碧水蓝天,在藏北看这样的风景也是很舒服的。不知行至哪里,远处几位藏民虔诚的在公路上磕着长头,之前走过几条入藏线路,都有遇到过磕长头的藏民,但总觉得那几条公路的环境和补给相对要丰富一些。至少随着内陆游客的增多,沿途的补给环境真的要比317好太多,317这条路线山高路险海拔又高,人口密集程度也不高,能选择从这条路磕长头去拉萨的藏民这信仰真不是一两句话能形容出来的。
在人烟稀少的公路上行驶,看着相同的景色,马老师陷入了缺氧引发的嗜睡状态,小宇不禁担心起起来,便不停地呼喊马老师。我告诉小宇让马老师好好休息,马老师已经适应了高海拔的生存环境不必担心,如果马老师休息不到位,下一个美好的风景马老师就不能好好欣赏了。就这样马老师睡过了雅安镇……
过了雅安镇又要开始翻垭口了,不过这个垭口海拔相对来说已经低了很多,恰拉山垭口4472米。小宇说翻过这个垭口就要到达我们这天要去的一个冰川——布加雪山冰川。对于看冰川来说,已经没有了首站行程中去看各类冰川的那种兴奋劲头,但多少还是有些小小的期待,毕竟走了一路看了一路的雪景,换个地方看看雪景下的冰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翻过垭口后,跟着路牌的指示我们暂时离开317转向冰川方向,前往冰川的路面已经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我们的车子只能沿着路面上的车辙印向前行驶,不知前方路况如何,我和小宇都显得有些紧张。
缓慢行车许久,荒凉的大地上几顶冒着炊烟的帐篷出现在眼前,不时的还会有藏民小朋友从帐篷中跑出来向我们挥手,看起来这里可能是个小村落。看到有人生活于此,我们紧张的心情也有所缓解。经询问,确定我们的路线无误后小宇将车停驻在一处风景还不错的坡段让我们拍照休息,此时马老师蓄电已满,重新活力满满。
短暂的休整后我们继续前行,突然在车子右前方的河道上有一群棕褐色的东西在打滚,和小宇驻车细瞧,竟发现是一群野狼。不由分说小宇加足马力向河道方向冲了过去,本来在湖面上打滚欢愉的狼群被我们小普的马达声吓得四散而逃,其中一个打滚正欢的狼慌不择路的冲到了冰面上。虽然是四驱,但防滑性能还是欠佳,一个出溜滑狼狈的摔在了冰面上。嗨呀~~我们心中顿感歉意,但看到这滑稽的一幕,还是不厚道的笑了出来。马老师惊呼道:天呀,还有几个像狗子一样的碎豆豆狼(狼崽)从桥上跑过去了!哇哦,真的是一个大家族啊。为了对我们鲁莽行为表示歉意,跟马老师又申请了4根火腿肠扔到了野狼们刚才打滚欢愉的地方,希望他们可以接受我们的道歉。
结束调戏野狼后,正式转向冰川方向。本来车子完全可以开到冰湖的栈道边,很可惜因为路面全部结冰,小宇尝试了几次都因为溜车而放弃了,最后一行三人决定徒步到冰湖旁边。步行途中看到路牌写着“水源地”三个大字,看来这里的水质应该相当不错,同时也是周边牧民重要的水源保障。虽然溪流已被厚雪覆盖,但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并未停滞向前。
本担心马老师的身体状况,但从马老师矫健的步伐及充满活力的音调来看,刚才那一路上的休整应该非常到位。在海拔4400米的冰雪路段昂首阔步,并且还能进行景点讲解,不得不感叹越战越勇的马老师了。
布加雪山冰川:
布加雪山,一个藏区最著名的苯教圣山,坐落在丁青西部,是藏东最高的山峰,海拔6328米左右。2016年1月12日,中国地理景观大发现科学考察团队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巴青县、索县三县交界的布加雪山,发现五条发育完整的巨型悬冰川。其中最长的一条悬冰川从布加雪山峰顶伸到海拔4200多米的冰碛湖,悬冰川落差高度达2100多米。布加冰川主要分布区为南坡的坡戈冰川在巴青县境内,足学会冰川在索县境内,而北坡的焫茸冰川则在丁青县境内。
看看方向和地理方位,如果没有判断错误的话我们来到的应该就是南坡的坡戈冰川。这条冰川拐了很大的一个弯,大部分被山体挡住,站在冰啧湖旁,只能看到部分的冰川容貌。小宇说他曾跟着其他领队从左边的山崖上开车上去过,可以直接开到冰川的上方,山的那边还有其他的小冰川,视觉感受极为壮观。不过这次鉴于我们只有一辆车,还在雪后路况完全不明晰的状况下,为保证安全我们就在冰湖的观景台上一睹冰川的容貌了。
不过好在还有无人机,好在这天这个地方没有其他人,我们就放肆飞了。不过很可惜,视觉距离感觉很近,但实际飞行却似乎很远,前进了近400米还是感觉没有飞到冰川附近,因为信号逐渐变弱,担心飞机会牺牲于此就速速撤回了,不过通过航拍还是可以清晰看到这条悬挂于山谷之间的冰川容貌,那种倾斜而下的堆积感确实无比震撼,同时也弥补了没能在曲登尼玛冰川放飞机的遗憾。
在我放飞机的时间里,马老师也没闲着,“下腰劈叉拿大顶,吹拉弹唱样样行”的马老师疯狂的展示着自己的才艺。小宇从这天起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工具领队”。马老师不仅要自己耍的开心还要帮我们摆弄造型,因为天气过于寒冷我已经把自己包成了粽子,实在不方便做什么高难度的动作,就完成一张普通打卡照就好。
快乐的观光结束后,收拾好心情,我们重新回到小普上继续我们下一段的行程。返程之时,路边的山头上传来了嘈杂的叽咕声,拉进镜头一瞅,竟然是满满的白马鸡,旁边的山头是藏民的牦牛群,喔~~ 不得不感叹,河对岸是欢愉的狼群,这边是嘈杂的白马鸡和安静的牛群,彼此在各自的领地上各生安好互不打扰,真是有序的生态布局啊。
重回317后,再次启动冰雪路段的盘山之旅。小众的317配着略微阴沉的天气,有种说不出的低沉感,可能这种感觉就是317所独有的气质。时至中午我们赶到了巴青县城吃中饭,317的发展确实比不过318的繁华,即便在县城的补给点,各种餐馆也都几乎早早闭馆回家过年了,仅有一两个小面馆还在坚持营业,随便选了一家牛肉面餐馆,老板也是厉害一人独挑厨师兼收银,为餐馆里满座的客人提供唯一的餐食——牛肉拉面。只此一种别无他选,主要是没精力做别的。为什么我对这家面馆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因为我把大疆稳定器的卡扣永远地遗忘在了他家的餐桌上……
随着海拔的降低,冰雪路段逐渐消失。行车的速度也开始加快,映入眼帘的不再是白茫茫的一片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的土黄色山头,和造型独特的苯教寺院,不得不说苯教在藏北的信仰度确实很高,因为沿途每隔几公里或者十几公里就会出现一座,除了规模有所不同,建筑风格比较统一。并且所有的苯教寺院都有一个共通点,都会建在山头的最高处,行车途中抓拍了一座留作纪念。
小宇看了下行程告知我和马老师再翻过一个垭口就可以到达这晚的住宿地丁青县了,所以我们加足马力继续赶路。很快最后一个垭口停车驻足,回望来时路,压抑的阴云已经被甩在身后,和马老师冲向垭口最高处去探寻期待的风景。虽然没有冰雪,但是大风的肆虐还是无休无止,经幡呼啦呼啦的翻动着,费劲力气爬到山坡顶端,山峦层叠无限延伸,沟谷深壑绵延远方,怪异的植物顽强的生于地表,这里的一切都用全力应和着藏北高原的恶劣气候。
回到车上,前方的天空已放晴,看着洒满橙色阳光的公路心情突然好了很多,那种荒凉的压抑感也在悄然离去。小宇加足马力向着终点进发。
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我们的小普风驰电掣,很快就到达了丁青县,看看时间还早,瞅瞅周边的指示牌,希望在太阳西沉之前再好好发掘一下小众的游玩之处。在寻找之时发现山坡下貌似是一个赛马场,马儿被藏民们盛装打扮,别有一番特色。本想去现场一睹盛装马儿的真容,却被告知外人勿入。只能尊重人家的民族信仰,远远观看了。
抬头望向前山,一座古老的苯教寺庙高耸于山坡之上,依山而建的还有几座年代较新的宗教建筑。因为对苯教的不太了解,我们竟以为立面较新的宗教建筑可能是特色观光酒店,直到我们决定去一探究竟后才找到了真正的答案。整座山上的所有建筑都是山顶那座苯教寺庙的配套宗教场所,如修道场、僧人宿舍等等。
小宇开着车来到了一处相对开阔大殿前,停好车我们便准备开始探访这座古老的苯教寺庙。小宇和马老师两位社牛天花板很快就和一位在此修行学习的僧人攀谈起来,从攀谈中得知这座古老的苯教寺庙叫做丁青寺。他们和师傅的聊天不知持续了多久,总之就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判断出他们收获了大量的知识点,而我只喜欢用相机纪录一些美好的图片,至于知识点就靠他俩给我传授了。
不知过了许久,我看师傅带着他的朋友开着摩托回僧舍去了。呼唤了小宇和马老师,决定一同前往山顶的丁青寺一探风貌。顺着师傅的车辙印,一行三人沿着泥泞的道路向寺庙攀登。
丁青寺:
属于雍仲本教,位于康巴藏地的德格县扎科乡,坐落在一个三山合围的开阔地上,建筑群包括主殿、会客厅、保管室等。整个寺院占地面积13300平方米,实际建筑面积1966平方米。距今已经有1416年的历史,是康区雍仲本波教寺院的中心,也是康区本波教派的最高学府和本波教祖寺。
据说由于“佛苯相争”时期与格鲁派发生冲突,寺院建筑多数被毁,如今的建筑规模已不如以前宏大壮观。不过从我这个外行人的视觉角度来说这个规模已经比较壮观了。探访丁青寺的行程因为一众女信徒随地小便的行为而暂停,小宇觉得不便没再前行,马老师因为个人宗教信仰问题也没再与我同行,最终只有我进入到了寺庙的顶层。到达的时候藏民们貌似正在做什么礼拜活动,因为语言完全不通,我只能大概看一看,最后还是选择走到平台瞭望县城和远山的风景。不管怎样用相机纪录下来看到的所见所闻就好。
下山的途中两位小师傅俏皮的样子引人发笑,僧舍区的藏式元素吸引着我的镜头。我们一天的旅程就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圆满结束。由于虫草生意的缘故,丁青县城发展的很不错,可以说比较洋气了,经过小宇的推介和马老师的精挑细选,最终我们入住了扎西虫草大酒店,因为淡季的缘故,酒店价格非常平易近人,但是空调房的温度依旧保持在19℃……
现在回想一下,丁青的夜晚应该是此趟行程中最美好的一晚,至少这一天没体验过什么惊心动魄,行程时间也卡的恰到好处,最重要的是晚餐也吃的非常暖心,酸菜鱼头老鸭锅,热气腾腾舒舒服服,幸福指数爆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