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ling
前篇短短提及我们此行大同去了很多寺庙,它们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和独一无二的体验。这一篇,我想讲讲这些庙。
不过在此,我依旧不打算攻略式的介绍。因为我不太擅长计划整理,记不得太多的历史典故,也无心于费文墨进行景点安利。所以,这还会是一篇散漫的、感受式的游记。我很想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感受这些寺庙,又感受到了什么的。
文中虽有附图,然图里的美不及实物万一;且许多壁画不允许拍照,精髓或许总得在实体中相见。而且这次,很多时候我都在直接感受,而完全忘记、或者说完全不觉得有必要把它们拍下来。
从云冈下来之后,天空中的雨线与雪丝愈发密集,我们打车回到城里,去城里的华严寺。
华严寺是一所辽代的寺庙,虽经修缮,但气韵依然,朴拙、庄严,令人震撼。
华严寺不似寻常中原寺庙那样坐北朝南,但体感上并没有让人觉得别扭。寺院整体色彩不似皇家寺庙那样明艳,整体上饱和度偏低,更显庄严。灰瓦、褐柱、铜像、黑字匾,绿叶、粉花、金铃铛。建筑与器具相得益彰,自然与人造都灵气十足。身处其中,让人很难不感叹 Peace and Love。
这里让人想到京都。我没有去过京都,但觉得很像图片里的日式景观;同伴是去过的,他也说像。当然,可能是京都像了此处。
早春的时候去了一趟北固山,在那里的庙里也感受到了一种日式,但江南总难让人想到庄重。而此处,寺庙外部的雅致与内部的开阔毫不违和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寺是重修的,但丝毫看不出仿古感,有的是根据旧制修旧如旧,有的是用旧构件重新搭建的。进入殿内,不知因为建筑本身的采光还是天气,内部显得很晦暗,但晦暗并不影响游人体验其内的庄严感。殿内四周的壁画,梁木的描金,庞大的佛像,颜色都不鲜丽,整体是暗金色的,反而增进了一丝亲近感和许多岁月感。
漂亮的还有匾额上的字。大雄宝殿的匾额是木色底黑色字,一些塔的匾额是蓝底金字。黑色的字似乎是明代的,字体庄重;金色的字是几个书法家的,有颜真卿的、米芾的、苏东坡的……
直到此刻,我才明白名家的字也是传情的。这种体验在善化寺也曾有过。当时觉得牌匾的题字很有出世的感觉,留心了一下,发现写字的人叫作慧林,是个僧人。从前听人说起,李叔同的字和弘一的字是不一样的感觉。但我那时并不明白,也看不出什么,现在想想,当时大概是错过了许多吧。
不同的寺庙调动起的情感是不一样的,有的让人平和,有的让人敬畏。我更喜欢前者,或许是因为我不喜欢「畏」的感觉。后者殿内的配色多有暗红与暗黑,壁画和雕像的面容多有怒意;前者的配色大多是深褐和金色,雕像和壁画的色彩柔和,模样温润。
华严寺里有一些新放的木佛像,不知用的是什么木材,气味馨香,让人觉得十分安宁;雕刻也非常精美,虽然不是古物,但也是十足的精品。
像这样让人一见就在心里叫号的古建也不是很多,在旅行途中,再有印象深刻的还有两座塔,应县木塔和圆觉寺砖塔。它们都是千年古塔了。
应县木塔的成名与梁思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行前,我跟同伴看了一下纪录片以补课。但抛开历史知识,仅仅是站在塔前,就足够知道木塔的魅力了。
大同仍是早春,即使前日下了雨,花朵也尚未落尽。塔里住了许多飞鸟,风儿吹过,鸟群啁啾翔游的时候,会让人暂时忘记尘世的烦恼。
砖塔尚未正式对外开放,但是偏门可以进去,给看门者些香火钱就可以进去参观。
塔的每一层都有金属铃铛,风儿吹过的时候,金属叶片撞击金属外罩,发出空灵的声响。那样的声音,足以洗一洗灵魂。
此地还处于待开发状态,附近还是等待修葺的旧房子,也能看到日常生活的人家。或许正是远离了过于现代的商业开发,它才保存了一丝宁静与安然。
看门人说塔下是有地宫的,不过我们并不能进去参观。心里隐隐觉得,不开发也挺好的。
站在旧物之前从让人觉得尘世的烦恼那样渺小,觉得平和,也觉得心宽。感受到了一种包容,也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具体言说的博爱。那是种怎样的感觉呢?大约是:
我在这里,就是为了遇见你。
当然,我还会遇到千千万万的人们。
我平和地爱着这个世界。
爱每一朵花,每一个人。
毕竟,爱一朵花的爱与爱一个人的爱无异。
大同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城市发展是在一位耿姓市长的主持下重兴的。许多古建的介绍里会说在何时某位大家主持重修了某某建筑,这个人往往被后世深深记住。在大同市区坐滴滴的时候,司机跟我们说起这个市长,说民众们非常爱戴他,当时他离职时,大家的感情非常浓烈。
我已经太久没听过这样的故事了。
但很开心,这样低调典雅的城市在现代世界,遇到了这样一位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