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尔尼老城 桥下 -
暑期的时候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艺术史研修项目,再次去了欧洲,开始了一趟由各个与艺术史或艺术收藏有关的机构相串联而成的旅程。而在准备写这一篇随笔前,我也列了一份清单,仔细数了一遍在瑞士国境内所走访的机构,该是有12个。这意味着我们在烈日街头的不断辗转,也给现时执笔的我添加了一份“忆苦思甜”的意味。
由于,此次出行的目的不在于“游”而在于“学”,所以这一篇“游记”可能无法在“游记”的框架里分享彼时游玩的愉悦氛围和游玩建议。但仍旧希望,你能就着图像,小尝一下瑞士的夏日滋味。
EINS
伯尔尼|BERN
- Kunstmuseum Bern -
- Zenturm Paul Klee -
- 阿尔河 和带拱廊的走道-
- 一扭头在熊园里偶然见到的熊 -
- 黄昏时刻 从玫瑰园俯瞰全城 -
- 日暮 哥特式教堂 -
在瑞士的“根据地”,是遍布塔楼、喷泉与电车轨道,由蓝绿色的阿尔河围绕着的伯尔尼。细细回想,我的“七月时刻“大约是发生在伯尔尼,一个自由活动、自我散漫的午后——可以坐在大教堂里,放下相机用肉眼细细地观察着尖肋拱顶,随后便开始无忧无虑地放空;从熊园下去,坐在河岸边的台阶上,看着居民们用着各式漂浮器具从上游顺着湍流急急地漂游下去,随即也脱了鞋,尝试着感受水流的温度;静静坐了一会打算返程,结果一扭头却又幸运地看见正在觅水,在高处相互追逐的棕熊;以及在日暮时分的玫瑰园等到了一抹从厚重云层里透出的黄昏。恰在那一天结束后,才真正地有了对伯尔尼的眷恋实感。
也不对,这一份实感的产生应该不限于那个午后。而在于时时严格的Peter教授一本正经地向你说的玩笑话,在于温柔和善的Yvonne教授在每天早上和你微笑着说的早安,又或者是Marlene指着塔楼告诉你她是一位住在塔楼里的公主的那些闪光时刻。
总之,谢谢他们。
ZWEI
卢瑟恩|LUZERN
- 卡佩尔桥上的景致 -
- 乘游船 在“卢瑟恩”湖-
- 随处可见的水禽 -
- Kunstmuseum Luzern -
- 在Uli Sigg先生的家中 -
卢瑟恩于我来说是学习之余的意外惊喜——在卢瑟恩美术馆的参观行程完毕后,我们得到了从容的游船时刻。船载着我们驶出码头直到一片极宽阔的水域后便返回。而沿途的湖光山色的确过于美妙,以至于我的脑海中仅存了模糊的一抹蓝。
游船附有语音导览,播放着随波浪起伏的交响乐。我记得那天在上船前由于行程匆忙并没有吃上中饭,但我机灵地随身携带了水果,并在浪漫的背景乐和群山水色之间完成了一次“秀色可餐”的即时体验。
DREI
苏黎世|ZURICH
- 火车站里 偶遇大型艺术装置 -
- 苏黎世理工 到此一游 -
- Kunsthaus Zurich -
在整个研修行程的前期,我都没有在博物馆里作好扭头便是一幅名作的心理准备,而在苏黎世美术馆中这种观感的产生尤甚。对于这一所美术馆的概括,觉得“目不暇接”一词名符其实。即便对色彩、笔触和构图一窍不通,却也能够在不同的展区中慢慢辨别出不同艺术家的典型风格。
回忆起来,当我坐在那个空荡荡的、淡紫色的房间里的时候,竟然第一次忽略行走的疼痛而开始感慨时间飞逝。只能说,这里真的值得更多的时间。
- Migros Museum -
Migros是由在瑞士随处可见的Migros公司(在我看来等同于瑞士全家了)支持而成立的,成立之时甚至连瑞士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艺术市场。它所在的区域较为特殊,类似纵向塑形的北京798,立体向上堆叠的上海M50——整栋大楼里分布有不同的画廊与美术馆,充满艺术氛围却保持了一种休闲曼妙的态度。附近便有大学,因而时常有学生来这,把这儿作为“coffee place”。
那天在苏黎世赶路的我们却并没有感受到当地学生所拥有的惬意。作为我个人,甚至在当时的展览空间中感受到了一丝压抑,无关展品,仅是空间。
但当我走出那栋建筑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我就要和瑞士告别了,所有的情绪又化为一份怅然,戛然而止于一句无声的再见。
所以,这一篇的结尾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