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知道,江门为什么叫江门。
元末明初,先人在蓬莱山开辟了集市,也就是墟集。每月的二、五、八日为墟期,每到墟期,村民们就划船来此赶集贸易。因为西江与其支流蓬江在此汇合,江面上烟墩山和蓬莱山相望如门,故称“江门”,也叫江门墟。
明代儒者陈献章有一首诗《咏江门墟》,很有意思:
二五八日江门墟,既买锄头又买书。
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
启明里是江门五邑一个有上百年历史的华侨民居群,里面的建筑大多是青砖屋,高门大户,有些房屋的大门和外墙上还写着原屋主身在异国、怀念故乡的一些感受,有的则是表达远赴重洋的目标志向。
大约是我来得早了,启明里的商铺都没开,到处都安安静静的。
一名环卫工人结束了清晨的工作,坐在一家休闲馆的门口歇着。这张平时给游客拍照打卡的椅子,此刻终于回归了它原本的用途。
经过熊一博物馆,也没有开。
前往墟顶历史文化街区的路上,经过一条小巷,里面一桌阿姨在打麻将,打得正热火朝天呢,只有躺在地上的小猫看到了我。
在安静的小巷间拐啊转啊,到某处巷口一出来,瞬间人声鼎沸,两边的路全是车全是人,对面就是菜市场。
“巴——巴——”,汽车喇叭声催得急,我手足无措地退到一旁,对眼前截然不同的景象暂时缓一缓。
石湾点心,网上说这家店很出名。看这满满一大蒸锅的点心确实诱人,但因为我刚吃完早餐不久,所以只要了一份玉米鱼饼。
鱼饼吃起来就是普通墨鱼丸的味道,夹有几颗玉米粒,没什么惊艳的感觉。5块钱只有三小块,有点贵。
两旁伫立的老式骑楼间,车辆往来,行人穿梭。放眼望去,整条街都是猪脚面、糖水、陈皮、绿豆酥、鞋底饼等小吃特产。
走着走着,来到了水埠头。三十三墟街的名字就来自于这里的33级台阶。明朝初期,这里原本是江门的商贾码头,明末因河流泥沙堆积,陆地渐渐扩展,才有了今天的街道。
沿着石阶往上走,左拐没多远就是郑师傅绿豆饼。
我走江门这一趟就是为它而来的。刚出炉的绿豆饼和肉松饼,还热乎的,一口下去外酥里糯,真的很好吃。
兴宁路
走过兴宁路,来到收获书店。书店门柱上贴了一副对子:“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看到这对子,我想这家店的主人应确实是个读书人。
我第一次见到那句诗是在汪曾祺的散文里。他说,他的祖父在家中某间房的墙上挂了一横幅,就写着这五个大字:无事此静坐。虽然祖父很少到那里去,但小小年纪的汪曾祺自己常常拿了一本闲书,到那间屋里,一看看半天。
后来他长大一些,知道了这句诗的出处,出自苏轼的《司命宫杨道士息轩》,前两句是: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所以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诗来着。
店里的书都很陈旧,除了卖书,似乎还卖字画。
书店老板娘说,去年《狂飙》刚播的时候,来这条街旅游打卡的人是最多的,今年则少了很多。
是这样的,一时的风靡来得快去得也快,但热度褪去,老街还是那条老街,岁月不惊。
江门作为侨乡,他们的华侨华人博物馆是让我很惊喜的一个地方,从建设到服务各方面都做得很好。
博物馆的导览册设计很好看,我进门时顺手拿了一本,保安大哥也很热心,跟我说可以过去旁边的桌子上集章。我翻开导览册,原来内页就有设计专门给游客盖章的地方,这也太人性化了!而且印章的图案也都很好看。
馆内有很多互动装置,沉浸式场景设计也很不错,都是实景打造。在我的博物馆游览经历里,上一个能做到这样的还是南京博物院。
馆中某部分展示了一些华侨华人的歌谣,唱出的都是真真切切的心声,谋生难,离别苦,令人动容。
我好喜欢这首歌谣的词。人啊,就是应该不服输。
参观到最后,我集了好多印章。
中午去吃裕记,江门有名的老字号。点了一份猪油捞面和一碟排骨仔,一共才11元,挺好吃的。
恩平煲仔饭离这不远,小小的一间铺面,很不起眼,如果不是问了当地人,我可能都找不到它。
听说他们家的恩平烧饼也好吃,只是我去得太晚,烧饼已经没有了。
下午的雨有些大,但天气凉爽。我叫了车,前往新会区的学宫。
学宫前的小石桥
学宫同时也是新会区博物馆,一进门我就感觉和韶州府学宫(韶关)很像,可能古代偏远郡县的府学宫规模都差不多吧,形制则都是以山东曲阜孔庙为根本。
新会学宫面积不大,园内种着一些树,开着不知名的花,几座建筑在雨中显得古朴而庄寂。
下一站去梁启超故居。
故居里有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展,有各间房屋场所用途的介绍,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梁启超的家庭,他与儿女们的互动都很温馨。
梁启超优良的家风家教让他的九个孩子皆有所成。他写给孩子们的信,没有严厉的告诫和规训,也没有什么大道理,字字句句皆是最寻常的关心,这是多么温柔的一个父亲啊。
故居内的建筑也很有特色。
故居后面的茶坑旧乡府,是1962年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回乡时,在茶坑现场指导建成的,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
游览完故居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去附近的陈皮村看看。但我发现陈皮村并不是一个自然村落,而是新会特产陈皮的专卖地,就没有去了。
总之,这一趟江门之行很圆满。江门真的是一座值得来人文游的城市。多少底蕴,尽在其中。